近段时间,一些企业家朋友问我,疫情之后中国经济走势暨民营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我认为,支持民营企业解决大多数人就业方向,不会改变。高科技企业应该瞄准太空科技对人类应用课题、家庭在线办公、区块链记账方等各种新型商品交换模式。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衡量如猪、牛羊、电子产品等价交换模式。从铸币、纸币、到数字货币,我们看到人类不断进步凝结成一个整体——全球抗疫战斗使得世界各国认识到,必须合作才能共赢。
正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在《当前浙江中小民企面临的困境与解决路径》提到的: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服务需要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如产品通过与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下沉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当中。数字技术发展催生出供应链金融、动产融资等新模式,如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信息搜寻、定价和交易等流程,将订单、产品物流等流动资产抵押进行融资,扩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让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金融服务。以区块链为例,将供应链上的真实交易信息“搬上区块链”后,企业信用成为不可篡改的“可流转资产”,小企业凭借应收账款凭条即可向银行线上申请贷款,这一模式让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小微企业也能获得较低成本的贷款机会,整个融资流转过程清晰留痕、不可篡改,通过加密技术杜绝了资金挪用等风险。
周德文分析,疫情的爆发,可能成为压垮融资本身就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参与调研问卷的6422家中小企业中,近67.69%的企业反应营业收入减少;21.61%的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等债务,经营资金压力加大;86.22%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33.73%的企业资金支撑不到1个月;只有9.89%的企业反映可以支撑半年以上。
周德文认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疫情也使诸多企业意识到,放眼全球、练好内功才是长久取胜之道,这其中就包括一家破产重整的制造业企业。企业重整后“由原有的5000多人精减至1500人,依靠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企业大幅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企业战‘疫’的底气。”,由于产品过硬,他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定的项目落地仍在洽谈中,并未受疫情太大影响。
值得注意,2020年疫情之后,许多企业家、政府智囊团、各类专家学者,中国社会有志之士都隐约感觉到,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认为,中国梦将鼓励我国企业在此轮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彻底洗牌中获得全胜!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3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