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尽显民歌风采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口口相传遍及五河周边村市。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
五河民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时代的特征。如:天井地区作为皖东北革命老区,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民歌的内容就随着革命风云的变幻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像《抗战走上新阶段》、《保卫苏皖边》、《骂蒋匪》等新时期民歌,在这个区域广为流传。而地处五河东南的小溪镇则以小调流行。小溪与淮河相邻,境内山丘起伏,风光优美,林果茂盛,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产生了如《摘石榴》、《打菜苔》、《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赞》、《虞美人》、《探妹妹》等一些唱词清新秀丽的小调。地处五河西南的新集方向则以号子最为出名,人们在盖房子打坑基,下田耕地时,为了减轻劳动过程中的疲劳,就随着干活的节奏喊出号子,后经过加工整理演变成为民歌。其特点是粗放、豪迈,振奋精神,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号子:《淮河大堤长又长》、《金山银山收到家》、《起秧号子》、《牛号子》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歌,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更有一批深爱五河民歌的音乐作者有志于此,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创作的大量新民歌纷纷发表于各级音乐杂志上,如《沉甸甸稻穗做红媒》等一批新五河民歌,如今在民间广为传唱。
传承发展永葆民歌活力
五河在厚重的文化积淀,灿烂悠久的历史中,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五河民歌则以其独特风格,优美欢快的旋律,体现出五河的民俗文化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五河风情风貌。
为保护五河民歌文化遗产,五河县近年来多次组织民歌手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安徽省首届农民歌会以及周边省市的邀请演出。五河县民歌专家还做客央视接受专访,《摘石榴》当场收录进《中国民歌博物馆》。五河民歌两次应邀走进央视,现场演唱《摘石榴》、《打菜苔》、《五只小船》、《八段锦》、《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曲目。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三次到五河县采风,制作的五个专题片二十多次播放,使得五河民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五河民歌发源地小溪,已经60岁的民歌传承人刘世英老人和笔者聊起民歌时感慨万千。她说民歌使她有了精气神,但是现在民歌传承出现断代现象,让她很揪心。59岁的霍家成老人也不无担忧的和我说起民歌的发展问题。他说五河民歌蜚声南北,给他们那一代人带来很多精神上的鼓舞和享受,民歌需要唱起来才有活力。高大鹏老人说,农村的广场舞和钱杆舞也给民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们正试着把更多的民歌小调融入到其中,使之能迅速传播,广泛影响。闲聊当中,三位老人即兴演唱了小溪当地新翻唱的民歌《摘石榴情歌唱不完》,表达了新时代生活的美好。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