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着时代走,紧跟审美潮流
什么是流行音乐?在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并列,成为三大音乐形态。但在历史上,这三者是顺延的过程,并不是同时产生的。
民族音乐伴随着农业文明一路走来,历史非常悠久。西方工业文明时代,产生了古典音乐,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从全球范围来看,流行音乐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流行音乐的特点是城市化和商业化,发展迅猛,拥有最多的受众和最大的传播量。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出现的时间,一种说法是1917年,一种说法是1927年,都是在上海。前者的根据是百代唱片公司成立,后者的根据是出现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那段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基本上与全球是同步的。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玫瑰玫瑰我爱你》,原唱者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著名歌星姚莉。1951年,美国的一位歌星翻唱了这首歌,在全美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正当中国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那段时间,中华民族需要更多激昂的、向上的、鼓励民族斗志的音乐。流行音乐的发展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时代需求。因为时代原因,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停滞了近30年。
1978年,流行音乐重新在中国内地开始流行。1986年,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一次采用美声、民族和流行音乐三种唱法的比赛,以前都是合在一起的。有人因此而把这一年定为“中国流行音乐元年”,但我觉得定于1978年更为准确。
流行音乐的特点,在于人性化的内容、时尚的节奏与旋律、自然的发声方法和个性化的演绎。流行音乐更多的是揭示人性,它关注的是“具体的我”,各种情感在其中都可以得到表现。流行音乐永远跟着时代在走,紧跟审美潮流,不断变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强调的是声音的磁性和质感,需要辨识度。除了声音,它在表演上也需要更多的个性。
古典诗词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是可以唱的。最早的乐府机构采集来的都是可以唱的歌。非常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发明一种很好的记谱法。渐渐地,这些可以歌唱的诗变成了全部都是文字的诗,确切地说,只剩下歌词了。所以说,古代的音乐我们现在根本就听不到了,留下来的只有文字。
古代很多人不懂音乐,写起来很困难,于是就找到了一个便捷的方式,保留格律,也就是字数和声调,从而使很多人可以从事音乐创作。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远古歌谣《弹歌》,文字很短,两个字一句。后来字数多了起来,从《诗经》的四字句,到乐府的五字句,再到七字句的格律诗。到了宋代,宋词是长短句,文字运用更加灵活。
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首先是意境与意象,指的是内涵之美。意境是有意蕴的氛围与境界,是独特的东方美学概念。意象是有意蕴的具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一个又一个意象叠加在一起。
其次是格律,也就是声韵之美。平仄与押韵的规律,强调的是语言的声调美。
此外还有修辞,指的是语言之美。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对仗的美。“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是排比的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双音叠字的美。
流行歌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性传承有两种。一种是古董式传承,完全以古典诗词为文本的流行歌曲;另一种是发展性传承,化用古典诗词及意象创作流行歌曲。
我认为,艺术形态要得到发展,必须跟着时代往前走。实际上,很多文化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字——变。只有变,才是不变的规律。不变就会落后,就会被时代淘汰,很难有前途。
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比较喜欢化用古典诗词及意象进行歌曲创作,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与意识。比如,我在《梦江南》中运用了叠词,《灞桥柳》中运用长短句来填词,《涛声依旧》则是采用了现代汉语严谨的对仗方法……我的这部分作品占所创作品的1/10,但影响力普遍超过了其他作品。
(作者: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 陈小奇)
歌唱家、声乐教授刘祥杰工作室;祥音声乐学校全国咨询热线:13342450088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