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四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专栏
    •    周德文经济学家       苗凤军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化.旅游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网宣
    • 法制
  • 经济
    • 企业
    • 科技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网宣 >

《******寄语》是说与谁听

2015-06-0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一篇简单易懂的歌词,一首深入人心的歌曲,《******寄语》在中国青年网报道后,迅速在微信圈红透全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25日,已经有1530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此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收获2万多个赞。一首歌曲,能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足见习大大的个人魅力之强,而这首诗歌中所蕴含的种种为人处事和人生哲理,都值得我们大力学习。

“人在少年时,一定要励志,经得起风雨,才能长见识......”,读起这首歌曲,一种强大的正能量油然而生,那么习大大的这首歌曲,究竟是说与谁听呢?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习大大对自己人生观的积极表达,更是对当下无数中国民众的人生指引,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美德不能立身,要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就需要这些浑身充满着积极正能量的青年才俊,为社会主义建设挥洒无穷的智慧。

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浮夸现象,习大大用“人在少年时,一定要励志”来寄语那些迷茫中的青年,给他们送去人生的指明灯。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青年才俊如不经历磨难的洗礼,自然无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良苦的用心,正是说与那些庸碌无为的社会青年听,认清自我、立志成才、积极进取,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习大大作这首歌曲的初衷。

“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寥寥数语,却能道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也足见习大大对此之重视,这也理所当然的是对社会上屡屡曝出的诚信缺失事件的批判。的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少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一系列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所不允许的,正是因为如此,习大大这首歌曲就是说与那些诚信缺失的无德之人听。

“当有成绩时,要常照镜子”、“私心膨胀时,欲望要节制”,这不由得让人想到最近习大大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很明显,这几句话是说与那些为官当政的官员听的。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认清手中的权力,究竟是为谁服务,当有成绩时,要常照镜子,查找自己不足,切忌得意忘形,当私心膨胀时,更要提醒自己,欲壑难填,欲望乃犯罪之源。

如此看来,《******寄语》这首歌曲走红网络,并非只是偶然,通俗易懂却又富含哲理的文字,说给了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听。我们更应当从习大大的这首歌曲里,汲取人生奋斗的智慧,切莫因一时之利而忘却人生之本,唯有励志、诚信、有担当,方能成为社会主义小康建设中的栋梁之材。(文/杨剑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责编:孟云)
相关新闻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动力电池产业向四川
  • 江西寻乌:特色产业引领 加快融入大湾区
  • 数字引领新格局 福建大数据交易中心将正式揭
  •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 用行动诠释忠诚——重温电连续剧《清水源头是
  • 三部门发文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
  • 郸城:深化以案促改促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
  • 做党的喉舌 履委员职责
  • 中国铁路,在收获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 广元网络达人“红军哥”坚持重走长征路,传播
热门排行
  • 1《******寄语》是说与谁听
  • 2哼唱励志歌《******寄语》唱响人生路
  • 3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50年,感悟中法建交的
  • 4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我心中的法国大人物
  • 5征文选登:发展经济不能忘生存的基础
  • 6征文选登:26年驾龄需重考证,行政执法矫枉
  • 7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合作共赢让中法友谊天
  • 8中法建交以来,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法国情怀
  • 9用诗书写中国梦弘扬时代主旋律
  • 10征文选登:惠民红包当从群众身边“小事”做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家 经 济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2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