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四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专栏
    •    周德文经济学家       苗凤军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化.旅游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网宣
    • 法制
  • 经济
    • 企业
    • 科技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网宣 >

征文选登:26年驾龄需重考证,行政执法矫枉过正

2015-10-1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1989年,16岁的西安市民小郭考取了驾照,此后20多年顺利4次换证。然而今年10月9日,当他再次申请换证时,却被告知需要复验,这意味着他要重新参加驾考,西安市车管所注明的复验原因是:因未满18岁办证,更正初次领证日期。(10月11日《华商报》)

按当地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陕西省交通厅出台的相关文件来看,其中确有“1996年9月1日之前,未满18周岁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需要进行复验”的相关规定。有规定就必须执行,车管所的行为无可厚非;而如郭先生一样具有二十几年驾龄,期间又换过几次驾照的市民,感到困惑和不满意又似乎在情在理,毕竟,无论现行法律如何规定,经过这么多年了,驾照也换过多次,现在咋就不行了呢?

这似乎是个两难的问题。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无论是70码、80码事件,还是多起轰动全国的飙车案,都影射出我国交通法规的不完善性,也暴露出交通部门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些全国较有影响力的交通事故,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也让交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法治国度,是一个始终在路上、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是发展的、向善的,无论这个过程是阵痛还是如民所愿,都应该看到背后建设的高瞻性、为民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郭先生虽然有着二十多年的驾龄,但按现行法律取证未满18岁就应当重考的规定,市民予理解和配合很有必要。

但良法还需善治,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有法可依,可执法的度该如何把握,如何真正让百姓理解“立法为公、执法为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考验着执法者的智慧。就拿此事件来说,法律业界就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比在26年前16岁时通过正规途径考取驾照,且通过4次换证,应认定合法有效;还有的表示1989年,《**************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关于公民考驾照的具体年龄规定,当年16岁考取驾照是不违法违规的。

所以,在现实执法中,一刀切式要求有着二十几年驾龄的市民重考证,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因为现行法律更健全了、管理更严了,就不问青红皂白武断执法,伤了民心也撼了法律制定的初衷。毕竟,婚姻法中也有事实婚姻和依法登记的婚姻之区分,那么,陕西省对于此规定是否也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比如有着多年驾龄且驾照是通过合法途径考取,期间没有出现过较大的交通违章或不良记录的市民,等同于事实合法取证,不需再重考证。

总之,立法为公好理解,如何让百姓感受到执法为民就是个智慧的活,需要地方执法部门应地制宜,充分考虑群体诉求,既贯彻落实好法治精神,不损法律尊严,又让民众感受到来自法律的温度。(文/谢晓刚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注:道德文化公益网、儒家经济文化网联合网络征文。
 

(责编:sccsbbs)
相关新闻
  • 返乡青年眼中的乡村振兴之路
  • “走进web3.0,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培训
  • 协同创新潮涌两江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动力电池产业向四川
  • 江西寻乌:特色产业引领 加快融入大湾区
  • 数字引领新格局 福建大数据交易中心将正式揭
  •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 用行动诠释忠诚——重温电连续剧《清水源头是
  • 三部门发文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
  • 郸城:深化以案促改促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
热门排行
  • 1《******寄语》是说与谁听
  • 2哼唱励志歌《******寄语》唱响人生路
  • 3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50年,感悟中法建交的
  • 4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我心中的法国大人物
  • 5征文选登:发展经济不能忘生存的基础
  • 6征文选登:26年驾龄需重考证,行政执法矫枉
  • 7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合作共赢让中法友谊天
  • 8中法建交以来,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法国情怀
  • 9用诗书写中国梦弘扬时代主旋律
  • 10征文选登:惠民红包当从群众身边“小事”做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2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