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 编辑顾佳贇
2月8日,湖州市吴兴区中小微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值班代办员(左二、左三)来到一家高新企业,给企业员工提供人才补贴政策的解读及登记办理 ( 徐昱/摄)
4月21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通过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此前在3月底,2023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鼓励各地方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先行者,形成更多营商环境单项冠军和标杆城市。
近段时间,许多地方开展专项行动,以优化营商环境力挺民营企业发展。
辽宁沈阳、大连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海打出金融“组合拳”,30家民营企业获授信1200亿元;山东公布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民间投资有所下滑。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创在调研中发现,无论地方官员还是民营企业家,当前最关注的都是预期问题。“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更稳定的政策环境,是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关键。”杜创说。
两个重点
2023年初,各省份发布年度GDP增长目标,8个省份增长目标在6.5%及以上,21个省份增长目标设定在5%-6%区间。“GDP目标是一个指示牌,表明了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越重视经济增长,就会越重视营商环境,越重视民营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潍坊东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新上年产30万吨新型重防腐海洋工程材料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今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区里就召开大会表彰优秀企业家,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的导向。”潍坊东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世波说,“政府帮助我们获得了中长期贷款,还申报了泰山产业蓝色专项领军人才。”
“春节后至今,各地都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盘点这些政策举措,可以发现两个重点:爱护企业家和突出保就业,两者协同发力。”聂辉华说。
4月7日,辽宁省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企业,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民营企业家,倾心竭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山东省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思考六个问题:对民营经济发展,是不是真正重视了;对国企民企,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有没有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的困难诉求,是不是真心推动解决了;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有没有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对涉企政策,有没有真正推动落地见效。
民营经济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对保就业、拓新岗起到直接作用。
4月1日,人社部、教育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启动“服务民企促发展,扩大就业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深入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招聘用工需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政策落实、用工指导服务,帮助民营企业缓解招聘用工难题。
4月10日,以“服务民企促发展,扩大就业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湖南省民营企业服务月启动。162家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参加线下招聘,覆盖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视频文创等多个产业,提供岗位800余个,招聘人数8000余人。同时,线上活动通过“湘就业”平合归集有招聘需求的民营企业6719家,企业岗位需求2万个,灵活就业岗位2738个。
4月19日,在2023年陕西省民营企业服务月首场招聘会上,242家企业提供了72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专业包括语言类、经管外贸类、金融类、艺术设计类、新闻传播类、旅游类、电子商务类等十余大类。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大、西北大学、西安财大等1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学生前来求职择业,1695名学生和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各地对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着墨颇多。与此同时,在稳岗稳就业方面,民营企业尽显担当。”聂辉华说。
3月3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雨花分局,江苏省第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张康展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李博/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3月17日,《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草案进一步保障民营经济发展,规定政府部门不随意提前终止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合法使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对民营企业随意停发贷款或者提前收回未到期贷款。
中央多次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广州此举在全国率先走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内容。”
“地方政府通过推动立法,将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保护法制化,比一纸通知或者‘运动式整改’更为严肃、有效。希望全国其他地区也能跟进广东做法。”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唐大杰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然而在现实中,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司法问题。”唐大杰表示,针对企业家的超期羁押、非法扣押处置企业家和企业资产,用刑事案件处理经济案件,以及滥用网上追逃、违法跨省抓捕办案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在本轮全国范围内提升营商环境的举措和行动中,法治化被许多地方和城市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例如,4月6日,北京市发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北京将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全面清理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一视同仁给予政策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4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首次法工委发言人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国家根本法保障。他表示,对民营企业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法治是最可靠的“定心丸”。
对标国际一流
4月14日,青岛发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明确要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建强青岛国际仲裁中心,建立投资仲裁规则,壮大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队伍,提高涉外仲裁水平;发挥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国际物流仲裁中心等平台作用,创新制度和服务供给,服务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和“一带一路”建设,提高青岛仲裁国际影响力。
“经过多轮‘放管服’改革、纾困扶持政策叠加,民营企业已经展现出个体经济韧性足,经济回暖向好的态势。特别是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营商环境的下一步优化,国际化是重要着力点。我们的营商环境要与国际规则和法律对接。”张燕生说。
4月17日,浙江召开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会议提出,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没有永远的风口,也没有永远的萧条和繁荣期。民营企业要不断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勇于‘走出去’。”美欣达集团总裁芮勇说。作为浙江湖州的民营企业,美欣达集团从最初单一的纺织印染产业为主体,拓展到当前以绿色环保固废处理产业为主导,金融投资、健康休闲为两翼的新型发展构架,已开辟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的新赛道,正在大力进军国际市场。
芮勇建议,企业要摸透国际市场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政府除了带领企业外出参展、抢订单外,还可侧重海外政策法规、投资风险辨识、海外争端解决与防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减少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
“我们现在需要高度重视国际政企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在国外已经习惯用市场化的方式挣钱,但还不擅长通过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训引领‘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懂法用法,与中国贸促会机构等合作打造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这是各地政府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东南沿海城市率先破局,做出宝贵的探索。”聂辉华说。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