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谈黄龙溪镇江寺发展规划
如果有缘分,仁慈法师还打算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办一所佛教养老院,上了年纪的出家人今后也可以住在养老院里安享晚年,同时也可以帮助出家人和居士们赡养父母。《论语•里仁》中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佛教徒出家后长期居住在寺院,家中年迈的父母无人赡养,无法尽孝。佛教养老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也算是为佛教徒们做的一件功德善事。
慈善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慈悲济世是菩萨道的精神。佛教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及“同体共生”的理念作为推展公益事业的依据。慈悲表达了“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种自利利他圆融的心。佛陀以慈悲、智慧来接引、度化众生,“慈悲悯生”是佛陀的根本精神,“慈悲利他”是佛陀的根本情怀。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思想“上弘下化,饶益众生”,是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基石。
仁慈法师还打算今后兴办佛教慈善事业,让更多人感受到佛家所讲求的大爱无疆、慈悲为怀。布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项,布施可以广结善缘,舍去悭贪,培植善根。从慈悲济世精神出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自己的双手,或给予救济,或给予鼓励,或给予依止。佛教说“境由心转”,如果我们能够淡化我执的贪心,多做一些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那么,我们所做的就是佛菩萨的行为,我们因此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以上便是仁慈法师作为一位佛家人的“中国梦”,从她的描述中,我能够感受仁慈法师心中的那份善良、大爱与慈悲。近年来有一些私人承包的寺庙或私自修建的寺院极端商业化,以收取高价门票、高额香火钱、与旅游社勾结要求游客进行强制消费等手段,利用人们信仰佛教的虔诚之心和一心向善的美好愿望牟取暴利,造成人们对宗教、寺庙产生信任危机。如果能够多一些像仁慈法师这样的宗教人士,相信中国的宗教事业将会蒸蒸日上,佛教寺庙也会发展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文/蒲裕敏 儒家经济文化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