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爷近日闲来无事,周末儿子、媳妇又带着两个孩子出门游玩去了。陈大爷一个人在家无聊,决定去探望半年未见的故交老李头。
老李头住在城乡结合部的老房子里,城市化的步伐还未抵达这里,老李头的三层小楼还未被占地拆迁盖成楼房。
中午时分,陈大爷刚走进院子,看着老李头坐在小板凳上,端着一个土黄色的小碗,咕咕地喝着什么东西。刻满岁月划痕的木头小方桌上摆着卤鸭子、猪头肉、广味香肠、油酥花生米以及一盘炒莴笋,看起来还挺丰盛。
“喝什么呢?这么带劲。”陈大爷问老李头。
“呵呵,崇阳土巴碗酒。这么一碗,一个人的份量刚刚好,老伴儿不让我多喝。”老李头回答。
“哟,也给我一个尝尝啊,好东西一个人喝啊?”陈大爷逗老李头。
“没问题,我儿子给我买了几大箱囤着呢,屋里多得很,我这就给你拿去。”说完老李头就准备起身。
陈大爷跟着老李头走进堂屋,看见屋子一个角落里堆着七八个箱子,打开最上面一箱瞅了一眼,里面满满的土巴碗酒,足足有二十多个。
“这么多,你喝得完吗?”陈大爷问道。
“慢慢喝嘛,有时候不还得送送朋友,招待邻居嘛。”老李头倒从来不会嫌多。
“我看这装酒的小碗还挺精致的,喝完酒还可以用来吃饭、喝茶,挺有意思。”陈大爷拿起一个土巴碗酒左右端详着。
“那可不是,我们家都有好多了,我现在喝茶全用这个,邻居家茶碗也全换成这个了。别说,喝起茶来还真有一番复古的味道。”老李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老李头,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小玩意儿的?”陈大爷问。
“很多年前我还在乡下的时候,村民儿子娶媳妇办酒碗,就喝过这种土巴碗酒。他们在宾客每人面前放上一个土巴碗酒,喝完之后大家还可以带回家用。”
“像我们这种从农村出来的穷苦人家,对土巴碗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能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敞开肚子吃上几碗用土巴碗盛的刚出灶热气腾腾的米饭,几节香肠腊肉、炒个回锅肉,那就是人间天堂了。我们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你对土巴碗应该也不陌生,摸着土巴碗就像是摸着老母亲粗糙的双手,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老李头有一点开始忆苦思甜了。
陈大爷接过话来:“是啊,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俗话说‘土巴碗,洋油灯’这可是我们当年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如今它们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那段艰苦岁月的。用土巴碗吃饭,用洋油灯照明,就是那时我们生活的写照啊。”
“古代将士出征前喝的壮行酒、摔碗酒就类似于这种吧?”陈大爷转移了话题。
“差不多吧,盛摔碗酒的土巴碗要更大一些。这么精致的小碗,我可舍不得摔碎喽。”老李头用手轻轻抚摸着碗边。
“说了这么多,我也尝尝这土巴碗装的酒怎么样。”陈大爷开始向老李头讨酒喝。
“这是崇阳土巴碗,崇阳酒在我们当地还是有些名气的,老字号了,崇阳大曲没有喝过也总是听过的吧?”
“来,你尝一口,味道如何?”老李头把土巴碗的酒盖拉开,递到陈大爷面前。
“浓香型的酒,口感绵柔,清冽回甘,余味悠长,好酒,好酒!”陈大爷一口下肚,说出几句评价。
“老陈啊,咱们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以后多走动走动,欢迎你常来。喝酒我管饱,你下次就捎只烧鹅,再切半斤拱嘴儿来就行了,哈哈哈......”老李头爽朗的笑声划破长空。
两个老朋友坐下来喝着崇阳小酒,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话匣子一打开,一时半会儿怕是收不住了......
(文/蒲裕敏 儒家经济文化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