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人与周教授夫妇一起围坐品茗。给周教授夫妇点的是"蒙山飘雪",听起来真的好有诗情画意,毕竟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诗韵,再加上"飘雪"高洁的寓意,足见黄总编与周教授的友谊交往是如此真诚!
我与周德文教授挨肩而坐,我讲一些成都的掌故与他交流,也算尽地主之宜。当然,我也把我新近创作的歌唱成都市市花的歌曲——《成都芙蓉花》,微信推给他们夫妇听……
其实,在与周教授见面前,黄总编已简单告诉我有关周教授的学术情况。我已从网上查询了一下,方知周教授著作颇丰,声名远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代知名经济学家。
要说周德文教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明显最杰出的学术理论贡献——就是他潜心研究民营经济40多年,他深刻地认识到民生问题,对于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与兴衰成败而言,绝不是无足挂齿的小事,而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因为就业乃民生之根本,是人民群众是否幸福的保障,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
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从50%上升到60%以上,贡献了5成以上的税收,7成以上的技术成果,8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民营经济发展得如何关系着"国之大者"。
立足当前,回眸过去。周德文教授对于中国民营经济、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温州模式"方面。
在温州经济模式(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中,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采纳了周德文关于"民间信贷必须合法化"建议。最后,导致民间信贷退出刑事管制,进入到民间纠纷去法院"打官司"状态。
君不见现在某某村、某某庄均走向衰败的情况下,周德文对"温州模式"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的确推进了中国司法和民主的进步,推动了中国经济、中国民营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周德文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除了是一位经济学家外,还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倡导者。比如他和一心所著的《孝是起点,慈是终点》一文,把中国几千年的孝道文化和慈善文化讲的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让读者明白了无论对双亲或长辈的敬孝,还是为国敬忠的大孝,都是每个人应守的本分,应修的德行,以及由孝而扩展开来的结果谓之慈善,其对孝道和慈善的诠释,字字句句无不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月是故乡明,佳节倍思亲,这是中国几千年乡土文化的薪火相传。每逢重阳节,周德文一行都要回到其家乡——浙江衢州江山市参加祭祖活动。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祭祖关系到家国天下,血脉传承,是寻根文化。他在家乡江山作了演讲,为盘活当地企业出谋划策,为有的企业把脉"病根",心系江山市的实体经济发展,浓浓的乡亲亲情令他十分感动。
今天谈及周德文教授的家国情怀,不能不说到他的好友《儒经网》总编辑黄晨灏。黄总编是我国网络时政评论界的著名评论家,是百度成语"家国合一"的拥有者。他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不只表现在一篇篇精彩的时政评论跃然于屏幕之上,而且它总以中国人特有的视角,利用全球互联网平台,向外国人和中国人讲述着中国故事、四川成都故事、浙江等省的故事……由此观之,浙江人周德文和四川人黄晨灏之所以会产生美好的交集,源于他们都有共同的家国情怀,共同诠释了"近朱者赤"的道理。
当然,我认为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肯定没有赤子之心。从周德文、黄晨灏于2023年共同向国务院提出的100条建议及2024提出的几十条建议中,其家国情怀体现出来的是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是对行孝敬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总之,在今年金秋10月,在成都芙蓉树下,我反复"饮品"周德文教授的文集——《人生经历与感悟》,可以说很受启发,很受教益,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祝愿文集早日出版!(作者:吴烈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成都)
第一届,经济学家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系列文章读后感,全球征文选登!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