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国军 (江西 高级记者)
今天早晨,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周德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发的一段文字,具体内容如下——
父亲的老朋友周章文先生发来了爸爸送友人的我们家的报纸,并有亲笔签名,我倍感珍贵,激动万分!父亲生前(长期),为教育和鼓励我们(各亲戚和晚辈),专门办了家报(据说是全国第一张家报之一),报道各家的“先进事迹”,形成了我们家“您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气氛!浙江电视台、人民日报均予以“报道”,我们家也荣获衢州市“十佳家庭”称号,我记得父亲,那时,巳生病,亲自和侄女去衢州从市长(时任)尚清先生手中接过奖状!那时,我也在衢州!因较忙,可惜,当时,我没到颁奖现场!父亲,每年把我们各家(分散在世界各地),召集在一起,评送各家“十件大事”,有自评、公评,得奖者,由父亲自己从历年稿费积累中予以表彰(记得我老受“表彰”,成家庭“明星”)!——周德文
一
以上文字中的“我们家的报纸”这个信息,令我十分好奇,甚感新鲜。我禁不住在网上搜索起来,居然有这方面的信息。
原来,周德文说的“我们家的报纸”,全称是《新梅家报》,于1997年3月28日创刊,每季一期,历经10年。创办这份报纸的,是浙江省江山市二轻局退休干部周正恭老人。之所以取名《新梅家报》,是因为周正恭老人的父亲名叫周新和,母亲名叫郑梅雅,基于对父母的尊敬,便各取其名字中的一个字,《新梅家报》就是周新和和郑梅雅家里的报。
二
我了解到,周正恭生前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写作,几十年摇笔杆子,在数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千篇稿件。自1987年始,周正恭每年春节都要在家中举办“家庭十件喜事”评选活动。每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全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十喜”越评越想评。起初评选活动是为了给节日增添气氛,不料却评出了家人的上进心,喜事越评越多。开始时,一人得奖可单列一喜,后来常常搞同类项合并。喜事的档次逐年上升,最早时,开车的女婿得个安全奖亦算喜,后来要得到县级以上的奖才能挤进“十喜”之列。
周正恭整个大家庭中成员遍布全国各地,有些还在国外,平时交流机会不多,有的甚至不曾谋面。为了便于交流,他便萌发了创办一份家庭报的念头。
1997年至2007年,这10年期间,周正恭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和积攒的稿费,每季编发一期《新梅家报》。这份自办发行的家庭内部报,很专业,报头、报眼、报眉、报花、底纹、花边、专栏等等,一应俱全。
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从总编周正恭手中寄出;一篇篇稿件,又从每一位家庭成员手中寄回。浓浓的亲情和大量的家庭信息,在《新梅家报》上凸显和传递。
因为时常会有朋友向周正恭索要《新梅家报》,所以当时的发行量远远超出了大家庭内部的人口数。
三
《新梅家报》上的内容,是浓浓的亲情和满满的正能量。如,《新梅家报》1997年3月28日创刊号上,既有装电话、迁新居之类反映物质生活改善的;又有当收发员的大女儿周淑君的敬业事迹上了党报、大儿子周德全被推选为江山市党代表、小儿子周德文被评为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体现精神风貌的;更有小孙孙周航宇的绘画作品得了全国比赛一等奖、周德文被推举为企业集团总裁等记录家庭成员学业或事业进步足迹的,等诸多鼓舞人心的新事。
又如,《新梅家报》2000年2月20日第10期上载——
1999年12月29日凌晨2时许,峡口镇地山岗村周正才家发生火灾,被烧掉房屋11间220平方米、稻谷千余斤、肉猪1头以及家具家电、衣服等,共计损失3万元左右。在杭州的周凤秀和在温州的周德文等众多远近亲友,闻讯后都赶到周正才家探望和慰问……
原来,周正才是周正恭的弟弟,家在地山岗农村。一场大火,使他的家产大多成了灰烬,是亲情的关爱,让他感受到了温暖。
火灾后数天风雨交加,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周正才一家实在难以栖身。大家庭成员知道后,各方支援他。你五百,他一千,包括在日本的外甥,也寄钱回来。一家有困难,全家来支援。在众亲友的大力相助下,周正才便在被烧掉的屋埂上,按原墙址重新修建起4间房屋,修复好南边房间的楼上部分……得以在重新修建的房子里安度春节。
随后,在下一期的《新梅家报》上,刊登了《周正才重建家园》的文章。文章还写到周正才春耕备耕、买来小猪、撒下早稻种子等事项。
周家成员认为,家报虽小,可它在周家发挥的作用,是世界上任何报纸都无法取代的。亲情家报,把分散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时,阅读家报,是周家的家庭成员共同的习惯。当时的周琼艳说:“经常看家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感觉亲人之间更加紧密了。”
据悉,当时,在这个大家庭的30多位成员中,出了一个博士、三个硕士,还有院长、高级研究员、大学副教授,也有农民、小老板、打工者。老的年逾古稀,小的尚在读小学一年级……但在《新梅家报》上,他们都受到同等尊重。
四
我了解到,2007年1月19日,浙江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小小家报见证和谐》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小小家报,不仅见证了一个大家庭的和谐,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周家的每个成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稚小儿,都浸润在浓浓的精神文化氛围中,有所追求,并为追求付出不懈努力。他们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更多的人们。
《新梅家报》 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把“小家”融于社会“大家”之中,每个家庭成员在《新梅家报》的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小小家报也是份珍贵的家庭档案。 山东烟台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燕来信说——
翻开《新梅家报》,一条条家庭信息,散发着时代的芳香,记录着世纪沧桑的巨变,折射出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新梅家报》所反映的家庭生活,虽然平凡琐碎,却很纯真实在,读后引人深思、令人欣慰、催人奋进。这个大家庭是我国现代家庭的代表,是小康和谐社会的缩影,是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小窗口。
五
我个人觉得,《新梅家报》虽然是一份供家庭内部成员阅读的报纸,但毕竟是我国第一张家庭报。虽然如今已成为一段历史,但委实亦是当时那个时代风貌的一种折射和见证。其开拓之举和开拓精神,是值得如今的人们学习和珍惜的。
《新梅家报》,历经十年,香飘永远!
2024.10.15.上午.于南昌
第一届,经济学家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系列文章读后感,全球征文选登!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