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传递的读书密码
虽然今日硕果仅存的刘家祖屋有些破破烂烂,但它一直传递着儒家还未过时的精神“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
听父亲说,曾祖父刘宗诚年轻时,在这间祖屋教过私塾,弟子大多是刘姓后生,曾祖父晚年把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写成数部医书,也是在这里完成。曾祖父人生的最后三四年,更在这间祖屋,收下了仅仅读四年书的孙子——我的父亲为关门弟子,传给了父亲九牛一毛医术。就是凭借曾祖父的一点真传,父亲后来成为倪家沟一带四乡八里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这当然也成为父亲一生引以为荣的本钱。只是,他非常遗憾的是,太外祖父、曾祖父遗留给他的数十部医书,他很多都看不懂。
父亲说,他稍微懂事就发愿,要支持自己的子女多读书,更盼望我们兄弟中有人来继承家传的医术。(只可惜我们兄弟们都很令他失望,都不肯学)其实,“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句话,父亲在我七岁发蒙读书前就叫我记熟了。当然还有他挂在嘴边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增广贤文中的警句,我还是放牛郎时就教我不少。
三百年刘家祖屋——刘庆华
正是因为父亲对读书的重要性有远比一般农民见识,所以,哪怕是在文革疯狂时期,张特生交白卷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候,父亲也没有放弃对我们读书的坚定支持。
我至今都还记得,我在和赤公社读初中时,毛主席的开门办学正流行,老师不敢教书,学生不肯学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闹得不行,农家子弟读书不如早回家当农民。当时一位好心人当着我的面对他说的话:刘医生,你老二这么高了,可能干农活了,还读什么书呢?
父亲说:管他的,我就让他多读几天书,这样他写的洋码号(阿拉伯数字之意)总比读书少的人写得好看些。
虽然我大半生几乎处处与父亲违逆,但我确实那时就认为父亲在支持我读书这点上,很伟大。读书让我受用终生。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书又还是真高的。
中国才有了今天。
我以为,读书还可慰平生。人生不负且读书!
当然了,我现在终于明白,我之爱读书,还有来自刘家祖屋的耕读人家的精神传递。
作者:刘庆华 网络媒体时事政治评论家
2019年12月17日晚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