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军(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这其中包含人的说话之道。没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却自顾自说起来,说明这人急于表现自己,生怕被冷落或看不起,其实恰恰是肤浅和浮躁的表现。此外,这样的行为也很失礼,是没教养的体现。轮到你说了却不说是另一个极端,不仅同样有所失礼,而且必定有所隐瞒,所以虚伪。有些人则是因为羞涩,这同样不可取,君子坦荡光明,只要正当有何不敢说的?所以要学着从这种怯懦中走出来。
最严重的是不看人脸色就贸然开口,有些话也许关系别人的隐私、戳着别人的痛处、犯着别人的忌讳,自己却不管不顾说下去,这就远远不是肤浅浮躁和无礼没教养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关系人的品格。因为他完全是只顾自己痛快,不顾他人感受,是在伤害别人。当然,有的人只是性格直爽,伤害到别人是无心,但无心的伤害,就不是伤害了吗?这样的直爽,非君子所为。
其余还有“君子行事有“三不”,小人反之”、“ 君子修身有“三患”,小人反之”和“君子立德有“三畏”,小人反之”等。
由此可见,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君子和小人”言论有比较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人们对其只有认真研究才能理解、把握或运用好其思想。
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受到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君子和人小”言论的影响,形成了“君子观”、“小人观”,由此带着这样的观念去做君子、不做小人。
如今,虽然不爱讲“做君子”,但是爱讲“不与小人打交道”,遇到小人总是以“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避开小人。由此可见,“君子和小人”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君子和小人”属伦理、道德或养德范畴的一个矛盾问题,也属修心养性、做人做事或言行举止范畴的一个矛盾问题,只要人们能解决好“君子和小人”矛盾问题,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好伦理、道德、养德、修心养性、做人做事或言行举止等方面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好其矛盾问题呢?我的回答是,人们要辩证地理解、把握或解决其矛盾问题。
(1)“君子和小人”具有广泛性和狭隘性。孔子及儒家讲君子都是正面人物,讲小人都是反面人物,其中既从“胸禁”、“交友”和“利益”等方面,又有“三耻”、“三不”、“三患”和“三畏”等内容,反映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由此反映比较全面,其具有广泛性。然而,人们又要看到,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用“君子和小人”来划分人、导向人或评判人远远不够,在现代社会中,不但有“君子和小人”,还有“积极者和消极者”、“主动性和被动者”、“创新者和守旧者”、“改革者和僵化者”、“先进者和落后者”、“灵活者和固执者”、“统一者和分裂者”、“正义者和邪恶者”或“成功者和失败者”等,由此可见,如果人们仅仅用“君子和小人”来划分人、导向人或评判人就显得具有狭隘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划分人、导向人或评判人时不能限于“君子和小人”,更要开阔视野,用具有时代气息的人物来划分人、导向人或评判人。
(2)“君子和小人”具有有利性和有害性。孔子及儒家讲“君子和小人”的言论大部分采用了对偶修辞手法,让人感觉一正一反、一阳一阴或一美一丑,其手法正是朴素辩证法,因此所说的道理都是哲理,其具有较强的理性、辩证性或思想性,由此成为了千古不朽的名人名言。人们实际运用,如果见到有人心胸狭窄、长嘘短叹,就有可能用孔子的名言引导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如果见到有人贪小便宜、唯利是图,就有可能用孔子的名言引导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实施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就有可能用孔子的名言教育领导干部:“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如此引导人或教育领导干部都非常有利,因此其具有有利性;然而,我们要辩证思维,既要看正面又要看反面,其反面存在着非常不利之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