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潘仕权通精五行八卦,整个荆坪院落建筑布局呈八卦图形,就是他总体设计的。大弄小巷,错综复杂、百折千回,外人进入院中,如入迷宫。
但是,潘仕权的价值还不仅限于此,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是一颗散播文明的种子。在他的精神荫庇之下,再偏远的荆棘草坪、蛮荒野地,文明的种子也能开花结果。
在潘仕权生命的最后26年里,他远离北京城的繁华与喧闹,在这还属蛮夷之地的故乡维系和传承文化的薪火,认真整理族谱,修葺祠堂,倡建义塾,翻新古井,敦化民风。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盛世皇帝的老师,在辅佐乾隆治理泱泱大国时如“烹小鲜”,而在自己桑梓之地散播文明时,必将是何等的不遗余力。
从潘氏祖祠往右,除文物保护的碑石外,第一个迎接的我们是一棵老态龙钟的古树。古树几乎没有了枝叶,却还健康地活在那里,犹如一个拥有超级武功的老者,且还肩负着扶持其他细小植物的光荣任务。
原来此树为重阳木!重阳木是双子叶植物纲,秋枫属的落叶乔木,喜光,也略耐阴,主要是耐干旱瘠薄,以及具有超强的抗寒能力。
古树不是一棵两棵,而是一大片,仅重阳古树就有七棵,相传是潘家老祖宗亲手栽种的,按照天上北斗七星的位置布排,是希望荆坪能文风长盛。
古村是与古树密不可分的,古树越多,越古老,说明这个村庄历史越悠久,越有文化底蕴。所以,荆坪百姓视古树为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象征。
古树中间有一条古驿道,该驿道是唐宋时期古驿的一部分。这时,只见一棵奇特的古树呈拱桥状跨过宽阔的马路,在数米的长度上都保持一米五左右的直径,枝干挺拔、绿叶婆娑,十分令人喜爱。
为了保护古老的树木,后人在树下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一根仿木的支架,树桥已经有一半消失了,但在支架尽头的水泥上面还有古树留下的痕迹。
这棵树被称为“许愿树”,树龄1400年,一直有善男信女前来将古树寄拜为干娘,据说千百年来许下心愿都十分灵验。
我们在古村里信马由缰、闲庭信步,慢悠悠地毫无目的漫游。穿过窄窄的街道,寻访历史的遗迹,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古井处。
在荆坪古村龙脉穴地的龙眼上,先祖“相厥阴阳,深凿数刃”开凿了一口千年古井于此。千百年来,甘甜的井水长年不断,哺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荆坪人。
听村里老人讲述,即便是碰上了百年大旱,这口井也不会干枯,而且古井常年保持在离井口十二米左右的水位(井深19.5米),这是因为古井采用独特的“千层砌”工艺完成的。
所谓“千层砌”,就是先用石片和三合灰浆在井里面砌一层,再用三合土夯一层,外面则再用石片砌,屋屋叠叠,谓之千层砌。采用这种工艺,可以保证井水的质量,防止地表水进入,保证井内是干净的地下水。
这座古井,历史非常悠久,从未干涸过。根据在古井边上保留的乾隆三十六年所立的古井修缮碑文记载,这口古井“历年多矣”。始建年代虽然无法考证,但是这口井的青石井沿,已经被长年在这打水的人用麻绳勒出了三十六道半深槽,最深的达十点五公分。
由此可见,这口井至少在千年以上,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居住在荆坪的人口比较多。
我们这里走走,那里停停,摸摸这个物件,拍拍那个景物。爱人不断感慨和埋怨,那么近的地方竟然藏有如此美的景致,为什么以前不带她来玩呢?
我争辩道:“我曾多次邀请你来,但你向往远方,说身边没有好风景,就是不肯光顾!”
她不好意思说:“谁想到荆坪古村就在这里,那么迷人呢!”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充满诗意,散发芬芳。在最美的秋天,带上最爱的人,慢慢的、静静的闲走,细细的、美美的品味,就是最美的时光和最大的幸福。(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 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