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是广大群众寄托哀思、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
但是,当清明遇上疫情,大众似乎都有些进退两难了,既想尊重祭拜的传统,又要顾忌疫情的现实。
疫情关不住思念,距离隔不断亲情。许多出门在外的游子,急切的希望赶回去!
近日,一首首改编《你莫走》的清明防疫歌曲《你莫回》上了热搜——“祭祖先 重在心”,劝导在外的乡亲清明期间不要回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巩固防疫成果!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如何既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又做好疫情防控呢?
怀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做好清明节文明祭扫工作发出通告:
提倡居家祭奠、网上祭扫。大力倡导广大市民采取居家祭奠、家庭追思、书写祭文等非现场祭祀方式缅怀先人,提倡在外怀化籍亲友暂缓返怀参加祭扫活动,委托在家亲属代为祭扫,关注微信公众号“云上清明”进行网络祭扫,采用网上献花、线上寄语、云上代祭、撰文追忆等方式追思故人。
清明时期,是广大群众的集中祭扫期。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全国多地都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
近些年,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为了避免扎堆聚集,许多人有家不能回,去墓地的人也逐渐少了。
然而,清明祭祀扫墓,一直是老百姓根植灵魂的“仪式感”,这也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
这种根深蒂固旧有的习俗一时难以改变,也不可偏废,所以使得“云祭扫”、代祭扫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
何谓“云祭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云端”,在网上追思已故之人。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近年来,全国各地为了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纷纷在网上开辟实景式“祭扫”平台,将现实里的祭扫场景在网络世界进行还原,通过在“云”上表达思念,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祭祀新风尚,算得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
今年又因疫情之故,“云祭扫”更有了特别的意义!
当前,疫情防控还未到“松劲”“歇脚”之时,防控工作不能有半点松懈,提倡“云祭扫”,就能有效避免人流聚集引发疫情传播风险,又可寄托哀思、化解思念,是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祭扫方式。
与传统祭扫方式不同,“云祭扫”体现的是绿色低碳的理念。
指尖轻动,在“云端”点烛、献花、祈福,减少了碳排放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在本质上跟传统祭扫方式并无区别,使绿色低碳成为慎终追远新的“打开方式”。
同时,“云祭扫”所秉持的理念,也让人们从过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舟车劳顿中,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清明”空间,于人情往来中抽身而出,有利于规避攀比浪费等祭扫陋习,推动了文明观念的进步。
可以说,通过形式多样的“云祭扫”,祭祀对先人的虔敬之心、缅怀之意,完全能够很好地得到传递,更能无视时空的距离,让天涯如在咫尺,让思念在“云端”蔓延。
祭扫之要,诚在其心,贵在其意。
追思缅怀先人,无论形式怎样改变,不变的是亲情、是思念,关键在于是否用“心”。
只要心诚意真,“云祭扫”、代祭扫和实地祭扫一样,都能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礼敬!
别样清明一样情!尤其在疫情防控形势紧张的当下,“云祭扫”更是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文明体现,不失为一种清明祭扫的新选择。
云中谁寄锦书来?是家人、是亲人,是所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清明时节,让我们来一场“云祭扫”——这是对生命的共同追忆,对历史的深刻铭记。
在“云端”悼念逝者、怀念先人,不只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即使疫情结束后,也应该成为引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