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 皓
讨厌一些人动辄就去谈信仰,弄得信仰像夜幕降临后市场上的菜叶一样不值钱。
他们说的信仰是一种很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弄得有这种信仰的人跟苦行僧似的。而目前的情况是,苦行僧变成了花和尚,花和尚讲经步道,告诉人家清心寡欲那就是哗众取宠了,这种形式要胜于内容,那便是作秀了,更何况那些受众根本就不具备清心寡欲的物质基础。所有经常将信仰挂在嘴边的人就像是在自话自说,甚至是自言自语,任其发展就怕成神经病了。
目前来讲,很多人都活的很分裂,一方面要有纯粹的精神追求(不管是真是假),一方面要追求现实的物质生活,这两件事理论上是不矛盾的,但再现实中是基本矛盾的,再到具体的某件事上就是根本矛盾的,事情越具体这种矛盾就越是对立。大多数人做事都没法停留在极度抽象的纸面上,而总是徘徊在现实的价值取向之中,知行不能统一,人们是很痛苦的,于是,有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我们丢失的精神家园,有的人从宗教神学里面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有人崇尚尼采、萨特,甚至将西方的某些言论奉为经典,然而却很少有人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答案。
究其原因,也许是现存的经济体制与正统信仰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与共产主义信仰在品质上是根本相悖的。市场经济究其根本是信钱的,这种体制势必导致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追逐利润不择手段,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主义信仰从哪里汲取营养、生根发芽?我想它比宗教更加难以让人接受,往往宗教很回避与现实的直接冲突,总是将问题引入到一个你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的境地当中,让那些尽管不信的人们也会保留下一丝的敬畏,而共产主义信仰则是立足于响当当的实践,立足实践,却要得出与实践的过程相反的结论,听起来有些残酷,好像是在让人们相信,这儿子是后妈亲生的一样,俗话说的好,羊皮贴不到狗身上。这就好比你让鞋刷子长在乳腺上,也许可能,那就是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了。
人要活着,生存,然后才能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也不否认这一点。而现在的社会是,你有时间跟农民和其他社会底层的人谈信仰,他们却没有那工夫跟你扯那个咸蛋。他们关心的是菜价、物价,你跟中产者去谈信仰,倒不如给他们一套房子来得实惠。所以你只能跟那些衣食无忧的高收入者,而这些人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但“杂念”也多,各种可选择的信仰也就多。就好比同样是超市中的方便面,买者总要比较一下哪个经济实惠,哪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口味,对于信仰也是一样的。
信仰这个东西你要有好处才有人会相信,就好像当初给农民分地一样,你给他地,他就会支持你,结果三大战役就胜利了,全国就解放了,哪怕你过后再收回来呢。我相信就现在来讲,你让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买得起楼房,他们就会信了,而且会服的。有人说我的观点是有奶就是娘,非也,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娘多挤些奶给自己,这有错吗?自己的妈为了保持身材整天饿着孩子,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你的亲娘,跟你从血缘上、感情上是最亲的,这才是全天下最不要脸的。
现阶段,大而空的信仰如同鸡肋,食而无味,就像把别人嚼了一个小时的口香糖吐给你一样,不仅无味,还觉得有些恶心。我们不需要口香糖,更何况是带着别人的口水。
发了这么多的牢骚,我不是想否定些什么,我觉得任何一种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有利于人类生活幸福,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和睦的理想信念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敬畏的。法律是你必须遵守的,道德是你应该遵守的,如果你没有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宗教信仰,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目标,那你就相信自己,相信社会的进步,相信通过努力会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有了这种信念,再不屑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最实在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