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接地气”别论

2011-05-1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作者:张俊杰

人民网观点强令机关干部下乡种地惹争议,“接地气”该咋接?今日话题推出之后,尤其是一些被强令者或其他媒体评论员几乎多半均赞同“别种了农民地,荒了工作田”反对这一举措的言论。敝人身为一线一个机关普通文秘人员,与上述观点相反,故提笔作文一篇,意欲陈述个人一二浅见,名文“接地气”别论。

“别论”也就是不同之说也。近期,重庆市南岸区出台“硬性规定”:今年开始,全区万名机关干部都要下乡种地,每人每年累计1个月,种地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此番强令干部下乡种地的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沾地气”非得去种地?至于该规定弊端方面,媒体及网友们已经论述的很翔实,敝人不再罗列。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生在世,吃喝两字。吃饭是最关键的一条。吃饭,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简单而又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一个行政机关来说,却是一件复杂又复杂的事情。这其中,自然包括制定治国安邦相关政策出台以及干部队伍作风等等。在我们历史上不讲究吃饭的谋略而遭到失败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次重庆推行“三进三同”逼25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每人每年下乡种地1个月吃农家饭,睡农家床,下地干农活,就是牵住了“吃饭”这个牛鼻子,让干部陷之死地而后生。

在和平年代,不可能象韩信的背水一战那样,先把机关干部推之死亡的边缘,然后,使得他们拼命死战,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相对于其他同时代社会群体而言,一些机关干部存在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艰苦朴素、爱民如子观念。自从1989年大学生不包分配以来,就意味许多单位大锅饭打碎了,要想在社会上争得一席生存和工作的地盘,就得竞争。没有竞争连饭碗都找不到。然而,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多半依然是过着四平八稳、悠闲太平的日子,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仅仅口头上宣称走群众路线,实质上连一亩地可以收获多少粮食、投入多少肥料、净收入多少等等都不知晓。谈何制定相关惠农政策?一旦遇上天灾人祸,需要这些“大小公仆们”带领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候,连个锄头都没拎过的“鼠标手”会种庄稼吗?显然不行。

对于稍微有点理智的人来说,这种没有经历一线生活淬炼,政治缺乏坚定,生活过惯舒适日子的机关干部,面对上述规定迭迭叫苦,以至于发牢骚、出现杂音实属正常之举。毕竟,行政机关命令与规定不同于谈恋爱,讲究“强扭的瓜不甜”之说,需要双方两厢情愿。更不可能讲究干部休息权等等之说,因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共性之中蕴含着无私奉献的个性。

“十二五”规划落实任务异常艰巨,故重庆市南岸区“接地气”做法利大于弊。因为让这些机关干部与一线农民三同,朝夕相处,体会出一线农民在艰苦环境里,依然精神振奋,以饱满的斗志,充沛的精力,冲天的干劲,给山河更貌。或许,对他们认识劳动的艰辛,树立“粒粒皆辛苦”,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促进。当然,任何事物均是利弊共存的,这一举措也会出现上述媒体分析弊端。

“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的著名命题,意思是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重庆市南岸区“接地气”做法,是一种灾难激励法,使人“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经过劳作锻炼,让自己思想上冲破迷雾,跨过险山,从胜利走向胜利之举。

现存“接地气”观应别论乎?似应别论。

(责编:sccsbbs)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