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俊杰
人民网观点强令机关干部下乡种地惹争议,“接地气”该咋接?今日话题推出之后,尤其是一些被强令者或其他媒体评论员几乎多半均赞同“别种了农民地,荒了工作田”反对这一举措的言论。敝人身为一线一个机关普通文秘人员,与上述观点相反,故提笔作文一篇,意欲陈述个人一二浅见,名文“接地气”别论。
“别论”也就是不同之说也。近期,重庆市南岸区出台“硬性规定”:今年开始,全区万名机关干部都要下乡种地,每人每年累计1个月,种地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此番强令干部下乡种地的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沾地气”非得去种地?至于该规定弊端方面,媒体及网友们已经论述的很翔实,敝人不再罗列。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生在世,吃喝两字。吃饭是最关键的一条。吃饭,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简单而又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一个行政机关来说,却是一件复杂又复杂的事情。这其中,自然包括制定治国安邦相关政策出台以及干部队伍作风等等。在我们历史上不讲究吃饭的谋略而遭到失败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次重庆推行“三进三同”逼25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每人每年下乡种地1个月吃农家饭,睡农家床,下地干农活,就是牵住了“吃饭”这个牛鼻子,让干部陷之死地而后生。
在和平年代,不可能象韩信的背水一战那样,先把机关干部推之死亡的边缘,然后,使得他们拼命死战,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相对于其他同时代社会群体而言,一些机关干部存在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艰苦朴素、爱民如子观念。自从1989年大学生不包分配以来,就意味许多单位大锅饭打碎了,要想在社会上争得一席生存和工作的地盘,就得竞争。没有竞争连饭碗都找不到。然而,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多半依然是过着四平八稳、悠闲太平的日子,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仅仅口头上宣称走群众路线,实质上连一亩地可以收获多少粮食、投入多少肥料、净收入多少等等都不知晓。谈何制定相关惠农政策?一旦遇上天灾人祸,需要这些“大小公仆们”带领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候,连个锄头都没拎过的“鼠标手”会种庄稼吗?显然不行。
对于稍微有点理智的人来说,这种没有经历一线生活淬炼,政治缺乏坚定,生活过惯舒适日子的机关干部,面对上述规定迭迭叫苦,以至于发牢骚、出现杂音实属正常之举。毕竟,行政机关命令与规定不同于谈恋爱,讲究“强扭的瓜不甜”之说,需要双方两厢情愿。更不可能讲究干部休息权等等之说,因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共性之中蕴含着无私奉献的个性。
“十二五”规划落实任务异常艰巨,故重庆市南岸区“接地气”做法利大于弊。因为让这些机关干部与一线农民三同,朝夕相处,体会出一线农民在艰苦环境里,依然精神振奋,以饱满的斗志,充沛的精力,冲天的干劲,给山河更貌。或许,对他们认识劳动的艰辛,树立“粒粒皆辛苦”,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促进。当然,任何事物均是利弊共存的,这一举措也会出现上述媒体分析弊端。
“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的著名命题,意思是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重庆市南岸区“接地气”做法,是一种灾难激励法,使人“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经过劳作锻炼,让自己思想上冲破迷雾,跨过险山,从胜利走向胜利之举。
现存“接地气”观应别论乎?似应别论。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