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 中国行#2018年5月11日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四川旅游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资政智库研究员李秀铎推荐给我“西城区微视频《生如兰花》”文章,《生如兰花》以西城区昆曲演员邵天帅为原型,讲述其凭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懈努力,最终登上闪耀舞台,并真正感悟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言之含义的故事。
邵天帅女士曾于2017年5月14日登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舞台,并演唱昆曲《长生殿》。西城区以她的故事为素材拍摄微电影,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展现昆曲演员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辛苦与努力,赞扬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承。
我网上查到邵天帅演绎昆曲《长生殿》影视片段,总有久违中国戏剧艺术的感觉,敦促我研究演员生活经历:邵天帅曾荣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优秀表演奖、北京戏曲红梅大赛获金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新人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
昆曲艺术正青春,青年演员邵天帅的故事,观看网址:https://v.qq.com/x/page/o0525nqgwfc.html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如何关注和发展戏曲艺术是一个古老话题。2007年10月15日下午,我与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做客强国论坛时的网络公开对话如下:
黄晨灏(问):您创新京剧艺术适应年轻人方面,以后还有什么样新的考虑?就是说在下面您准备有没有一些新的打算去做一些工作继续地促进京剧和年轻人的贴近?
于魁智(答):当然是有些想法,我们的传统京剧,我们过去优秀传统的作品,在继承的同时,我们还是要给它注入时代的气息,注入活力。因为我们必须要推陈出新,如果照搬过去老的,和现在整个的时代,和观众的需求,一定不合需求,你一定会被观众淘汰。所以我们在传统剧目上,首先要注入我们的一些体会和理解,过去的时候,都是老先生口传心授,老师怎么唱,我怎么学,我怎么唱,现在不是了,因为国家对演员的要求,就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培养有学识的京剧演员,在表演上,在刻画人物上,在音乐上,包括舞台整个的舞美都要进行丰富,让它更容易接近,让它更容易感觉到传统的京剧,尽管是久远的、是历史的,但离他很近。在传统方面,我觉得在这些方面要继续改进。
另一方面选择好的历史题材,特别是反映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能够反映为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今后整个国家的建设,在这些方面,我觉得还是要选一些好的人物题材,排演一些现实题材的戏,在这些方面我也有些想法和打算。因为我觉得毕竟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这一批京剧演员,我们肩负的责任就是要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表演去歌颂我们的时代、歌颂我们的党,歌颂我们的人民。所以我觉得不能单纯地去继承传统,同时我觉得还要发展,还要创新。
邵昆曲《牡丹亭 惊梦》选段,邵天帅演唱,试听网址:http://new-play.tudou.com/v/533092209.html?
新时代新气象,新观点。当自拍、自嘲流行于手机视频圈,大红大紫、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中国戏曲艺术如何走进平常老百姓家里,网友手机里,我看这才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首要问题。昆曲、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都在不断被边缘化,邵天帅能否带动昆曲又一次繁荣呢?MFA艺术硕士邵天帅能否把压力变为动力,从灵感中获得创新点被网友们接受,我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答案。期待昆曲大作新作被网友传唱!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 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 人民网著名大V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