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俊杰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快职能转型的攻坚之时期,更是从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字同行们认真落实与完善总局一些列理论方针的突破工作瓶颈关键之年。对于我们县级文秘新老人员而言,如何围绕这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搞好调研活动?
笔者认为一线从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文字工作者,在总局提出的系列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把握公文写作的论文写作特点,别猜心裁地切入正题,方可开拓出监管市场的新局面。现结合梦泽云即兴之作“千里汉江红盾群好”的诗词与外地同行四篇论文佳作,择其一二例证,来谈谈个人一孔之见,以飨读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选题不落俗套。文坛圣手梦泽云刚刚从“千里汉江红盾群好”这个“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角度入笔,让咱顿悟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一线理论工作者而言,选题新颖与否,至关重要。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泽云给咱传递的三篇佳作,予以说明。《基层工商干部职业倦怠成因与应对策略的思考》一例,尽管咱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从公文作者、体例、内容方面来看,很有现实价值。这位作者从两费停征之后,工商干部职业倦怠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基层工商干部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基层工商干部职业倦怠的组织根源、基层工商干部职业倦怠的个人根源、工商干部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全面而细致入微地解析了这个制约工商队伍建设,影响工商事业发展的桎梏问题。个人认为其成功因素之一就是选题不宽泛、便于集中优势精力解答问题;跟上了时代步伐,没有循规滔距,落入俗套,富有新意而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观点是论文的纲。梦泽云的这首打油诗,观点很出彩,如:“千江万山无不经,里社时逢野酝清。汉家封禅用谁文,江南花向殿前生。红盾青年喜相逢,盾牌闪耀监管人。群英荟萃把文谈,好似一壶汉江水。”基本上观点就显出高人一筹,这让咱感悟出如何提炼全文的主旨,也就是观点倍加重要。不妨列举广西理论同行之作,《关于跨省经济合同纠纷调解的难点与对策》,这篇调研文章选题是高中之高,观点更是犹如南国木棉花耀眼之极。针对市场经济中,在跨省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纠纷案件不断的增加,广西玉林市工商局组织人员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了跨省经济合同纠纷的表现形式,对经济合同纠纷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及建议。撇开内容细节不谈,先从公文观点来解析这篇优秀同行佳作。严格地说,该文是一篇调查报告,框架简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论据是文章基石。继续列举同行梦泽云的佳作——《浅议如何增强基层工商干部责任心》一文。相对一线而言,许多领导将“人无笼头纸上拴”视为治理队伍,取得事业辉煌的宝典。于是乎,各种形式的目标考核方案层出不尽,还是无法扭转基层工商干部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的缺失的局面,个中原因就与执政理念有问题有关。如何重塑一线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通过论据来论证。遗憾的是这篇佳作在分析工商干部责任心现状及原因分析、强力提升基层工商干部责任心等方面,感到还是缺乏强有力的论据素材。别的不敢说,单就一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写作能力而言,可以说基本上还没有达到毛泽东同志关于“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的地步。那样的话,对于习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的一线工商执法干部职工而言,更是没有这种调研写作的心境。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些只会念秘书稿件的领导者自身调研责任心的滞后,是造成当前基层工商“八股文”的根源,更是基层工商干部责任心缺失的一种表现。类似这样的论点,就需要列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中部分理论素材,达到以一当十,支撑论文理论观点的目的。该文个人认为可以反向入笔,从一些具备强烈责任心的同行个例出发,用实际身边例子来说明扭转“哀莫大于心死”的途径,靠工商文化的一种魂,而不是单纯地问责机制和目标考核方案等。说到底,兵强强一个,将熊熊一窝。无论咋写这篇论文,如何提升带兵人的责任心是该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假如领导者敢于向自身亮剑,就会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一般干部职工责任心缺失就会不攻自破,犹如釜底抽薪。基于此,笔者觉得这篇佳作可以在列举相关论据中,下点功夫,点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则大,综合是论文纽带。时下流行一种观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调研更不例外,试想一个针尖大心眼,只会网上贴贴画画之人,即便写出一二个起点浪花的论文,也印了小城土话“瞎猫子撞上死耗子——全靠运气而已。”要想真正地去写调研文章,就必须有大气魄,大胸怀,大阅历,大磨难,绝非网上或网下靠投机取巧之举取胜。还列举《浅议如何增强基层工商干部责任强化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大讨论心得体会》梦泽云的佳作,予以切磋技艺。笔者认为应该先“观百剑而后知剑”,浏览全国同行类似佳作,吸收他们正确观点为己所用;其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个人知识、阅历、“三情”熟悉情况(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盘活中情)等,细细分析这个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再不断优化论点、论据,进行个性与共性等分析综合之后,达到高屋建瓴,犹如百炼成钢一般,达到聚百川归大海的目的。否则,强化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的论文也只会是张“纸老虎”,好看不好用。
总之,“文章无秘诀,写作有规律。”对于我们县级文秘新老人员而言,如何围绕这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搞好调研活动?我想:除了有套好思路外,潜心研究,按照写作规律,不断揣摩材料的路子以及论文的观点表达,真正写出推动一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事业的优秀佳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