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王学明(化名)和高中生小丽(化名)邂逅,当晚就开房成为情人,两人年龄相差26岁。随后小丽数次来京,在宾馆或对方家里和王学明幽会,还在一次回程途中烫伤双脚,从而与高考失之交臂。因王学明承诺帮她找学校上北大,小丽义无反顾地跟他好了两年,终究未能圆大学梦。今年4月,小丽再次要求上大学未果,便以伤害对方家人相威胁,向王学明索要30万元。(京华时报8月22日)
人和动物一样,性是一种本能。《孟子·告子上》说“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而,这点本能总能引起群情激愤,最容易让人浮想和臆断。
比如前一段时间,官员的床上暴露了不少事情,几乎每一件都会掀起舆论波澜。但网民们的义愤填膺,口诛笔划,落脚点不是“性”之道德,而是牵扯出为官之德,即便是查无实据,网民也断不愿意相信,非要逼迫“相关部门”对桃色官员进行惩处不可。在网民们看来,似乎所有感情出轨的官员,都是欺男霸女、逼良为娼之徒,都是腐败无能之贪官,都能深挖出这样或那样的违法乱纪之行为。
与此类似,教授的性事也是坊间关注的热点。教授的定位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在学术上授业解惑,还要传播为人的道德,作道德的模范。因此,北大王教授与高中生小丽之性事,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胁迫,都与教授身份定位冲突,则必定引来一边倒的舆论责难。网民更多的关注教授之道德,而忽略了教授之学术,甚至可以基于教授的道德“败坏”而否定其学术能力。
其实,性与能力并没有必然联系。好色之官员不一定没有作为,好色的教授也可能教育出尖端技术人才。人们之所以用乱性来否定行为者的工作能力,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所谓的文明将性上升为道德的基础,力图用道德压抑社会的不满。而现实社会是一个缺乏道德却以道德自居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有怨气,一直在试图安全地发泄。
众所周知,官员是权力的强势,教授是专业的权威,慑于权力的淫威,也没有尖端的知识结构,群众很难直接挑战权力,对教授一类的“砖家”抛售的各种谬论也没有能力驳斥。只有在个别人钟情的性事上,作为道德判官的群众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他们终于寻觅到了安全宣泄的突破口。在性之道德上,群众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臆断,可以毫无逻辑、天马行空,可以将所有怨气一并发泄。
总之,对教授和官员们的乱性,群众是没有理性可言的,而且这种不理性具有不可驳斥性。(文\小李和尚)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