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存款16万的定期存款单,几天前从信封内取出时却发现是一张16万的保险单”。9月1日,愤愤不平的齐先生向记者反映,今年二月份,其岳父拿着16万存款到三亚市田独镇某储蓄所办理存款五年定期业务,近几日有急事想去储蓄所提款时却发现当初办理的是投保业务。对此,齐先生大呼上当。(9月4日南海网)
多年来,储户(特别是老人)明明只是前往银行存款,却被稀里糊涂地买了所谓的理财产品,可等到取钱时,才知道自己“被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玩“混搭”误导客户的做法,去年银监会就发出了通知明令禁止,可如今三亚市田独镇还在继续,凸显处罚乏力助长储蓄所违规。
众所周知,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起码不能剥夺客户的知情权,怎么能采取这种欺骗和误导的方式呢?银行保险欺诈数年来屡禁不绝,原因何在?利益驱动使然。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替保险公司卖保险,保险公司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手续费率已从2003年的千分之七,涨到了现在的3%以上。一段时间来,银行中间业务1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卖保险。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奖金占每单保费的比例,平均下来,期缴约为1%,趸缴最高可达3%。就是说,在齐先生岳父“被保险”的16万元中,有4800元被银行用来发奖金。此外,很多保险公司还会以实物、购物卡等手段,给银行业务人员“奖励”,激励银行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多多关照。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制度处负责人商敬国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是一个银行网点代理3—5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种“一对多”模式势必滋生恶性竞争,进而助推营销误导。正是由于利益驱动,银行业务员都会心甘情愿地把银行自己的“存款客户”变成“保险客户”,想方设法忽悠其买保险,或者竭力推荐某家公司的保险。银行不择手段地卖保险,引发了客户大量投诉。
为此,银监会发出了通知明令禁止,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应对这种在银行内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保障市民的财产安全。银行工作人员和保险公司人员就应该向客户讲明白,储蓄和保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财方式,而且保险公司在银行的工作场所内推销保险产品的业务人员也不能隐瞒身份,应向客户明确告知是在推销保险而非办理存款,并且应当客观公正的介绍保险产品,不得采用将保险收益与存款利息片面对比等方式进行误导或不正当宣传。可象三亚市田独镇还在继续被保险储户,足见是政策制度还不完善,监管还有真空,处罚得不狠所致。
所以要遏制“存单变保单”,还需切实加强银保协同监管。“要完善政策制度,避免监管真空。处罚必须得狠,确保现有的投保提示、风险测评、客户回访、信息披露等政策得到切实执行。无论银保哪一方出错,要以百姓利益为先,不留情面。另外一方面,另外普及和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律文化知识,提醒老百姓们擦亮眼睛认真对待保险合同,也显得尤为重要。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