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四十不惑”。一般而言,步入不惑,基本上可以辨清是非曲直、美丑善恶等,很难做出有悖法律、道德、伦理等“出格事”。遗憾的是已经具备自己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不惑之年的同胞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无论达官贵人、风流名士,还是小百姓也惑之事,却真不少!
不妨列举一二表现:不惑之年,忧国忧民者不少,表现突出便是喜爱杂文、时评一族。如:他们常常自愿针对“成年处女免票门”、“派出所电话停机门”、“滁州县令卖官门”等事件,笑谈数千年,纵横八万里,食不甘甜,夜不能寐,针砭社会时弊,关心国家大事、百姓安稳。
不惑之年,荒诞风流麻烦事不少,表现突出便是个别官场“权色交易”一族。如:贵州落马副县长被曝染艾滋供出30余异性名单、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韩峰的“香艳日记”在互联网上免费上演、云南涉履历造假女官被曝陪领导睡7年,3年升4级等,媒体披露的这些官员“艳照门”、“短信门”频现新闻事件背后,不仅仅是性开放问题,而是被“糖衣炮弹”击中的男女官员已经数目惊人,让四十岁以下的同胞也为之震惊不已。
不惑之年,吃喝玩乐的人不少,表现突出便是一帮百姓一族。如:都市闹区、小城街头、三五成群,喝茶打牌、猜拳比酒,混一天是两晌之人,自嘲“难得糊涂”者比比皆是。
类似之举,不胜枚举。对于笔者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老文秘而言,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撰写文章,自己虽没上上述之行径,但也常常陷入也惑之中。比如:读**********有关改进文风讲话,感到高屋建瓴、切中时弊,可是落实起来很难。
先撇开机关公文、小说、诗歌、散文等多样化体裁不谈。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生活日趋复杂多变,五花八门事件层出不尽,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我们知识不够、修养滞后,文字功力欠缺,很难透过现实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的本质和主流,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说句心里话,不读书有不读书好处,读书也有读书的害处。比如:书读多后,分析问题能力强了,往往会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由浅入深,看透一些问题,“难得糊涂”的同时变得思想复杂,越分析越觉得美女成了妖精,真的背后潜藏虚假,红的下边有黑的等,让一般百姓难以理解。或看淡人生之后,“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或“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或处处认真、时时叫真,不愿意苟活于世等。如此看来,四十也惑确实是人生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冷静思考之后,笔者认为对于上述纷乱的社会现象,单靠我等小百姓纵谈天下,改进文风,也很难起到“望闻问切”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但是,离开我们大家的关注与呼吁,也没法推进社会进步,社会风气转变。
到底我等小百姓应该如何读书学习,进行写作实践?个人认为还是树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观念,来提高自己德才素质,增强自己理性思维水平,客观、公正、理性地处理、对待上述社会现象,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这是我们的“四十也惑”所追求的正确目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