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80年代上小学中学只缴10多元。常期待义务制教育阶段“免费午餐”再次回到人间。这不,中国青年报近日一篇“铜鼓县高中免费,不是为了出风头”新闻调查,阅读之余我兴奋许久无法平静。
原文摘要:江西省铜鼓县县委书记江伟斌在今年教师节全县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高中教育全部免费一事,近日再次引起了舆论关注。《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免费决定宣布之后,始料未及的争议和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在作秀、出风头”。
铜鼓县总人口不过14万,全县只有铜鼓中学一所高中。免除高中学费,需要投入200多万元。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200多万元不是一个大数字;对于大城市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每学年拿出800元的高中学费,更不是难事。
但是,对于这个赣西北的小城而言,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用于免除高中学生学费还是需要一番决心的;于偏远山区的普通百姓而言,免除学费减轻了一笔不小的负担。铜鼓中学校长胡望星便用“喜出望外”来形容家长对于免除学费的心情。免除高中学费,就算是当地政府“作秀”“出风头”,受益的也是老百姓,是不折不扣的德政。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主政者发自内心地重视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在有限的财政经费中,给教育切出一片更大的蛋糕。一些地方虽然财政不够充裕,却办出了大教育,就得益于在分蛋糕上下好了功夫,而这无疑体现了主政者的执政良心。相反,如果主政者不重视教育,不舍得投入教育,或者重视的不过是形象工程,而非真正关心教育发展,那么即便财政充裕,教育发展也可能裹足不前。
“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国策,更是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不断提高素质的奋斗目标。教育资源集中化,教育费用家庭化私有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部门提前承担建校费、教师工资,逐年把总体费用分担到接受教育孩子的家长头上,看似温情收回投资,其实骨子里透露出办学市场化经营思想。铜鼓县高中免费是否冲击了教育市场化底线呢?这是一个问题,很大的现实问题。
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总编辑(人民日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主贴约2万篇、首度提出《用网络管理国家》并在人民网超过一亿阅读、曾首度提出“网络实现了家国合一梦想”获得中央外宣办奖励! )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