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黄晨灏:教育部强推“就业GDP”与诚信对殴

2011-11-24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教育部强推“就业GDP”与诚信对殴

作者:黄晨灏

大学教育在计划经济选秀时代非常抢手,它不仅造就了一大批社会精英也铸造了当今社会的腐败风气蔓延。进入自由择业时代,大学作为就业前夜的文化普及教育经历取得过辉煌业绩。为跟上时髦,“教育部以就业率决定高校专业停招”的媒体曝光让人生疑,按现实生活推崇的经济GDP理论,似乎如出一辙。我明白了,大学教育同就业率无关,与大学生毕业GDP有着直接的关系。

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日前,教育部对高校就业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的专业,将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目前,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否应将就业率作为决定专业存亡的唯一指标引来了众多争论。不少人担心,盲目地以就业率为导向设置专业,会导致众高校“一哄而上”,反而不利于高校专业设置的长期发展。另外,高校自报的就业率究竟有多少水分,也成为热议的焦点。

现实情况是,由于市场需求随时在变动,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盲目地跟从就业率来考评专业,很容易造成高校“一哄而上”的情况。比如前几年,新闻专业和法律专业好就业,于是很多高校都一窝蜂地申请这些专业,甚至一些工科专业类院校现搭班子开设起新闻专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专业和法律专业毕业生供大于需,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曾下发文件,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我在理解教育主线和思路时常常一头雾水,教育部门毕竟不是用人单位,自己培养人才自己安排就业的做法本身就自相矛盾,片面强调学校就业率的目的无非有意鼓励大学教育造假,有意识的形成大学教育歌舞升平的景象。这样,有关中国人不诚信的谣言,很自然地落实到了教育部的头上,无法摘取,甚至感到教育部难以自圆其说。

反观中国说教式教育体制与电视、平面媒体的单向传播思维有着密切关系。一言堂助长了历史上最野蛮教育模式,他们时不时来几锤强迫性猛料同双向互动的开放式网络教育过招,非常幼稚。所以我说,大学的教授在课堂里教唆大学学子仇视社会、狡辩事实成为常态,大学教授已经沦为市井泼皮、无赖,在这里还没有进一步涉及学术造假和抄袭问题,像这样的大学教育风气能培养出好的人才,那才是天下奇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很简单,需要他们培养务实勤奋不讲谎话假话的人才。实践证明,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得到美丽的结果。相反,却看到大学教授在公开场合鼓励学子参与“啥赚钱就干啥”的投机思维。对此我不禁要问,教育怎么啦,教授怎么啦,长此下去中国还有未来吗?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