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农产品强制标准迫在眉睫
作者:王瑞辉 黄晨灏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已连续七年制定出台了加强“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出台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号文件的出台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三农”问题上。
经过近几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和农民自身的勤奋努力,农业、农村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粮食多年丰收、农民收入年年增加、小康农村一个个出现,这个摆在面前的事实,不容置疑。
但在丰收的背后,还有着很大的隐忧。中华儒家经济文化论坛24日所举办的一期“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的节目,为我们提供了如何从另一种角度看待“三农”问题的平台。为此,从农产品的丰收让我们看到全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担忧。这让我们可以正确看待成绩和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以网友晓阳提到定西洋芋贱卖的问题,引发出农产品滥用化肥、化学饲料等严重问题,它肯定不符合国际卫生标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门一味的追求数量而不讲质量的恶习。我们发现,一些畜牧产品也同样面临着此类问题。例如,三聚氰胺产生于原奶的说法,得到了认真的讨论。也是说,奶农在牛饲料中已经加了化学催奶剂。此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值得我们反思和注意。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结构中出口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已经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欧美对中国产品制定了苛刻的关税,抑制中国出口业的发展,诸如美国对我国出口轮胎制定的“轮胎社保案”的贸易保护主义方案。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所含化学成分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抑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此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减少农产品所含的化学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那么对于农产品的出口企业,显然更加不利;也会牵涉到我国其他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对我国出口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在食品企业感觉很难做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没有充足合适的农产品原料的供应。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质量,这样才有利于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除了出口农产品的发展值得担忧外,国内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同样值得我们的关注。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诸多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也使我们再关注出口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内消费市场。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单纯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忽视质量,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农产品中所含高浓度的化学成分,也已危害到农产品的出售、价格的提高,危害到农业的进一步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开始改善化肥、饲料的使用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几十年,农村的土壤水源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农产品所含的化肥问题,不仅仅是减少化肥使用就可以解决的。
对此,网络评论员,认为国家必须要教化国民,教化国民全面抵制化学元素食品,才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教化国民,首先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制定详细的农产品检验标准,从市场准入入手,严格防止危害民众安全的高化学含量农产品的进入市场,端上餐桌。进一步具体化绿色产品、天然无公害产品的概念,使其做到有标准可依,而不是停留在商家宣传的口号。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做到绿色食品,健康生活!最后,消费者拥有知情权,食品都要公开有害成分的。同样作为食品的源头,农产品同样应该做到公开有害成分,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市场是农产品的风向标,国家的政策指导也是农产品的指挥棒。市场重视农产品质量,国家重视监测农产品的化学含量,会促进农民、农业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无论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绿色现代农业、农民的收入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