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数饭量大国还看老美

2010-11-1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目前,谣传着一些所谓可喜的讯息:某市或某县的居民饭量越来越少了,这对迎战世界粮食危机是一种好现象。笔者认为,这不仅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当务之急要杜绝此类现象的蔓延。
 
自古以来,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美德,无可厚非!应加以提倡和发扬光大。然而,如果刻意减少饭量,鼓励或提倡少吃少喝,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反作用和副作用。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饭量岂能一减了之!
 
可以说,粮荒也好,粮食危机也罢,不可能被民众个人的饭量大小所拯救,但有一点要值得警惕,民众个人饭量大小虽不影响国家治理和稳定,可是,一旦某个地区居民饭量集体减少,甚者大肆提倡减少饭量,这已直接关系到了民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了社会稳定。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难发现,生活在城镇的市民,粮食吃得确实越来越少了,但肉禽蛋水产品类、糕点、奶及奶制品等消费却越来越多。国家粮食部门称,副食品都是粮食的转化品,说其“饭量”小了,单指口粮消费少了,市民总体的粮食消费并未减少。所以,民众饭量减少之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也难怪,早就有一些国家居民称,他们应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方式不仅是减少购买昂贵的商品,同时减少饭量。这一趋势引发全球关于营养不良的担忧。在2008年通货膨胀率高涨期,世界粮食计划署曾发现,一些国家居民停止吃肉,改吃玉米壳等食物。健康营养专家认为,在长期范围内,这种情况将导致人们出现慢性的营养不良。这种趋势一旦蔓延实为可怕!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1994年一份《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激起掀然大波,他首度提出“中国粮食威胁论”,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16年过去了,粮食短缺没有在中国出现,世界性粮食危机却步步险滩。一些西方大国政要将“耗粮大户”的帽子扣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却忽略了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中国一直自给自足的事实。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人的粮食消耗量更加惊人。当然,真正的粮食危机绝不单指民众个人饭量大小。
 
美国2008年出版的《生物能源文摘》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滑稽地称,“如果中国人吃的肉与美国人一样多,中国会在2010年使世界粮食库存枯竭。”简直就是荒唐,2010年将至岁末,却未见因中国致使的全球粮荒。
 
有此想法和说此话的人真是无赖,什么事都要赖到中国头上。无法理解,中国人因收入增加而享受更好的生活方式这是很自然的事,难道成了中国人的错?!美国人吃肉是享受生活,中国人吃肉就会造成粮荒,这是什么思维怪论和变态逻辑。当然也不能因收入增加而浪费粮食,更不能因生活拮据而减少饭量。
 
既然这样,我们也来扯一扯饭量问题。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要消耗200多亿根热狗,吃掉的热狗铺在赤道上,可绕地球26圈。暴食暴饮造成了美国多数家庭至少有一个胖子,其生活方式不仅造成美国人肥胖,还造成了粮食的巨大浪费。可以说,美国才是真正的粮食浪耗大国。基督教教义将贪吃列为永遭劫难的七宗大罪之首,尽管不少美国人也信教,但却改变不了贪吃的习惯。还有,喜欢“大吃大喝”的德国人甚至一日六餐。其早餐非常丰盛,午餐一般在饭店吃自助餐或到快餐店吃匹萨等,晚餐则分前菜、主菜和甜点,同时德国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
 
诚然,目前,全球仍约有10多亿人饱受饥饿的折磨。而在现实生活中,粮食浪费现象依然严重。确保粮食安全,抓好粮食生产自是源头,而抓好粮食储藏、防止粮食浪费等,亦不可忽视。
 
虽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稳定生产、厉行节约、提高粮食利用效率等不仅对中国,更是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的重要举措。
 
综上,诸举措与减少民众饭量毫无关系,应对粮食危机只有依靠科学地统筹和调控。
 
当今全球粮食吃紧,节约等于增产,浪费就是犯罪。米粒虽小,方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为应对粮食危机,爱粮护粮人人有责!但爱粮不等于少吃,护粮不等于减量。
 
可以自豪地说,拥有13亿人的中国不需要靠他国来养活民众。当然,既然中国已列入大国,除了解决和保障本国民众的温饱和正常生活外,还要有大爱精神,更要关注和关心更多国家民众的生活。这是中国作为大国所思所想的,既是义务更是责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启蒙中国孩子的教科诗理当启蒙全球近70亿的人口,从你我他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珍惜和爱护每一粒粮食做起,杜绝粮食浪费现象。
 
为了明天不再受饥饿,为了子孙不再受饥饿,让近70亿的地球人共同珍惜每一粒粮食!
 
 
 

作者:熊传东     职务:《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总编助理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第14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3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2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1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10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9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六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第五章:新径(周德文网络故事)
  • 钱塘汐(337)
  • 钱塘汐(335)
热门排行
  • 1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 2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 3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 4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 5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 6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 7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 8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 9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 10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