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2015年,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 2015年全国“两会“已开幕,按照惯例有“我有问题问总理”等话题。在我所经历的十多年“全国两会代表人民网网络”访谈里,不算新人。“两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是网友嘉宾(全国两会代表)思考和面对的主要问题。我觉得,全国两会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社会一年比一年进步!
历届全国“两会”讨论的治国理念:让国家强大、老百姓生活幸福、民族团结等国计民生事宜,他归结到民生民意民情上,为“疏堵“二字。
成都武侯祠对联,“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告诫后人治国用人必须宽严适度,遵纪守法。武侯祠中许多格言警句,得益于都江堰治水理念;得益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智慧;得益于历朝历代国家元首执政绝技。成都武侯祠穿越引导中华文明几千年,绝对不是狂言。
大学生就业难,唐代也存在。我观察紧邻武侯祠的杜甫草堂发现,他是当时知识分子教书育人集散地。遗存中杜甫干煸瘦小造型同他高大上诗词歌赋相比,犹如天上人间。我可以肯定,杜甫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话故事,极度悲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当时大学就业难住房难孤证。
仔细想,古代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大学生就业难住房难与现代大多数人有文化,大学生就业难住房难,有着本质区别。非常遗憾,直到杜甫离世唐朝灭亡,也没能看到上学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唐太宗借魏征死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自知毫无回天法力。
中华文明几千年,老百姓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他与国家管理之间的距离有多大?这是一直缠绕在有志之士面前的头等大事。我做过调查,现代人平均寿命80岁,小学到大学用20多年时间去完成、再用20多年时间工作至退休、用30多年养老结束人生追求,却屡屡遭遇“少有所依,中有所为,老有所依”困扰。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本届,中央政府提出“依法治国”理论就是最好回答。
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人治与法治在中国历史天空文斗武斗上千年,集团利益与民族存亡问题交织在一起使整个国家管理,社会管理混乱不堪。依法治国,好不好呢?按照世界发达国家治国理财先进经验,肯定是一件利国利民大好事。
我认为,依法治国首先要让国民知道,哪一些属于依法治国范围、哪一些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哪一些属于社团协商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对部长经济、省长经济、市长经济、区长(县长)经济、乡长经济等人治经济做到有效控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让老百姓安康富裕。这才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作者:黄晨灏 儒家经济文化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