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V黄晨灏 中国行#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这也是2011年以来农民工数量增幅首次扩大。农民工月均收入达3275元。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中农民工提法有问题。我们知道,农民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必须按城市人口标准购买,哪来农民工一说呢?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说法,带有明显歧性视味道,必须纠正。
推荐阅读:四川省农委董进智驻村日记:新村,再烧一个回锅肉。
8月21日,星期四。
上午与村社干部座谈,参加人员有村支书李爱明,村主任张太忠,村会计谢斌,村计生主任何建琼,三、四、五组专业组长张永刚。
今天印象深的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村主任张太忠曾经是镇上的林业员。2003年永征村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他带头栽米枣。当年,按退耕还林补助面积计,栽了114亩,实际超过150亩。后来,年年都在栽,其中2006年栽300亩,2009年栽500亩。到2011年,即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第二年,全村枣园面积已达1300亩。去年实施林业部门的科技密植园项目,又成片新栽300亩,因验收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又栽200亩,最近又栽了一次。但是,由于价格波动,加之枣园用工多,技术要求高,老百姓有抵触情绪,一栽了事,甚至过几天就把苗拔了。任过多年村会计的新任支书李爱明说:现在全村果园面积最多不超过800亩,见效的只有四五百亩。村里还组织栽过核桃300亩、桃子200亩,都是2011年栽的。现在存活下来的分别只有150亩、30亩。
“再烧一个回锅肉。”永征村原来是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发展较滞后的后进村。几天前,四组曾当过组长和村文书的张福金回忆说,十村(永征村)以前是全乡最穷的,曾经还是上访最多的。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座谈时,大家都如数家珍:文化广场、村社道路、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农房建设、风貌改造……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国家投到永征村的钱就有850万元。张太忠说: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永征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反映在农民收入上,2007年,全村人均才3700元,2011年超过5000元,2013年达到8600元。同时,大家也看到这些成绩还是初步的,话语中也反映出对国家的依赖。有意味的还是张太忠的话:“框架起来了,有骨头没得肉。看今后国家还有没有政策,再给我们烧个回锅肉。”
“都是新农村建设整乱的。”摆谈中,每个同志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面临的新情况,引出的新问题,产生的新矛盾。其中的焦点,或许可以概括为“三不一欠”:发展不平衡。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集中在长征水库周围,受益多的一、二、七组。村会计谢斌说:“老百姓说我们十村是两个村,水库以上是一个,水库以下是一个。”现在六组的人在交水费时就说,新农村建在哪里,你们就到哪里去收。建设不配套。文化广场的路灯,看起很漂亮,而且高大上,但安起就没有亮过。村道、社道硬化了,田间作业道不行。硬件有了,软件跟不上,缺少管理。村务不公开。村、社的账目,十多年没有给大家公布过了。这件事,每天都有村民提到,群众意见大,说法多,希望有个明白。往来有欠账。大家关心的是村上欠群众的账。前几年村上组织栽枣子、核桃、桃子,这几年组织群众迎接检查搞清洁卫生等,都欠了工钱。李爱明说:村上欠村民1.3万元。负责三、四、五组的专业组长张永刚认为:“以前没有这些问题,地震过后,新农村建设过后,整了一么多问题出来。”
“让老百姓自己来作主。”回顾了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分析了问题和矛盾后,李爱明说:新农村建设是老百姓自己的事,但老百姓还是认为是政府在搞。项目建设,都是政府规划,政府实施。工程是怎么来的,多少钱,这些,老百姓都不晓得。李爱明强调,应该让老百姓自己来作主,自己去建设。谢斌举例说: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实施的“世外桃园”项目就是政府搞的,仅仅是买苗子,据说就花了15万。才好大一点面积,算下来,一株苗子管多少钱。现在摆在那里,实际没人管。杂草丛生,树子没长好。如果让老百姓自己作主,自己栽,肯定比现在好。走访时张福金也提到类似的事,比如核桃,是政府部门组织的苗子,长起来了,好多不结果。(作者:四川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处长 董进智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