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陈开才边说边唱,讲述几十年传承纳溪民歌的点点滴滴;小品《茵红李熟了》,艺术再现驻村第一书记扶贫的动人事迹;猕猴桃基地负责人朱雕,分享从外地回乡创业的苦与甜;向氏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女儿向小凤,深情回忆父亲发展黄金梨产业的历程……近日,“纳溪故事会”之牟观篇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牟观村的天仙硐康养中心举行。(8月14日 《光明日报》)
泸州的“纳溪故事会”,能够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确实在党的“理论宣讲”中具有相当的“含金量”。用“乡土艺术”的形式来宣传党的理论、分享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从而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勇拼勇闯勇争先的情怀,是该泸州市纳溪区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个理论宣讲品牌。这样的宣讲一改过去那种单一的理论宣讲形式,通过“姹紫嫣红”的展示,把看似枯燥、高深的“大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宣讲,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理论”与“艺术”,听起来完全是大相径庭的两个概念。说起“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头脑中自然就有了“高深”的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而一说起“艺术”,“翩翩起舞”“口吐莲花”等活泼的词语就来到眼前,给人的感觉又是活泼有余而严肃不足。把党的“理论”与“乡土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不失为一箭双雕的好事。“纳溪故事会”,通过演讲、快板、小品、三句半等形式,展现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发图强的新时代风采,更容易使宣传的内容入脑入心。
三句半、快板、小品等作为文艺宣传的不同形式,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深受欢迎。“号角响,红旗飘,敌人夹着尾巴逃……”在战斗的间隙,宣传队的演员来一段即兴快板,瞬间就能士气大振;“说家乡,道家乡,家乡风景不一般……”很容易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情怀;“放了学,就回家,不再路上贪玩耍……”有的学校把对学生的常规要求编成快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形式用到党的理论宣传中,并由群众自导自演,那种深入浅出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形式上实现“理论”与“艺术”的结合外,“纳溪故事会”还关注亲情的流淌和群众的兴趣。他们突破讲座的传统模式,请故事的主人翁、亲历者、家人、亲戚、同事、朋友拿起话筒,从幕后走向台前,讲述亲历、亲见的闪光往事,令人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收获启发与感动;同时,把故事讲述与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理论宣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容易从人文角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更能在充满和谐与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时代的美好和未来的灿烂。
总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更不能脱离群众。把致富经验、文明构建、理论宣传与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形式联系起来,在“艺术”海洋中寻找与“理论”的最佳契合点,用“理论”的内容来表现“艺术”,用“艺术”的形式来诠释“理论”,让“理论宣讲”增添丰富的色彩。当然,这种宣传形式也不可草率,一定要从顶层设计、区级示范、镇街延伸、村社展开等方面改革创新,才能在广大乡村遍地开花,取得了丰硕成果。(四川省合江县先滩镇政府 黄自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