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率领的专家组一行来到惠东县吉隆镇汉塘村,开展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普查认定工作,对汉塘村进行实地考察。汉塘村是广东省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的申报单位,也是我市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唯一一个申报单位。该村从明嘉靖三十九年始筑城,至康熙二十八年完成,总占地面积约31000平方米。汉塘围内建筑较密集整齐,基本为客家民居,其中清代建筑约占全围的百分之六十,至今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大的抢救、保护价值。
汉塘围内的杨氏祖屋颇有特色。
历史悠久:古村呈蟹形 明朝就有人居住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汉塘古村历史悠久,整个古村呈现一个“蟹”形。据传说,明朝永乐年间,有李姓人从福建莆田迁到此居住。《杨氏族谱》记载,嘉靖五年(1526),杨氏族人从东莞茶园(今东莞清溪杨梅岗)迁至归善县平政司汉塘约上村居住。最早在汉塘村居住的有李、杨、樊三姓人。当初各姓氏族人来到汉塘村,分散在汉塘周边的上川岭、雅土岭、柜头岭等各山岗而居。由于人丁稀少,经常有贼入侵抢劫,为防贼入侵偷抢,后来,由保甲长樊君索、副保甲长杨宏熙发起并主持建立汉塘围城墙,称“圈城”。期间在圈城过程中,发现地方太大,人丁还是不足,便又邀请芩、谢两姓进围居住,组成五姓合围的汉塘围,后来又有郑姓、汪姓加入;郑姓人后来去了香港,又加入了熊姓人,形成了“七姓围城”。
据介绍,汉塘村的村名由来还有这样一个典故。明嘉靖年间,汉塘村周边的上川岭、雅土岭、柜头岭等三姓人居住的山岗包围着一个常年无水的旱塘。这三个相连的山岭形状似螃蟹,在两个蟹钳之间的旱塘,常年无水难养“蟹”。为了让“水养活螃蟹”,嘉靖年间,村民将旱塘改称汉塘,汉与旱同音。从此,“汉塘”之称沿用至今。
古村建筑:古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大多为清代建筑
汉塘古村特别是汉塘围里,古建筑至今保存基本完整。据传,汉塘围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八月初一。清康熙初年迁界,汉塘围居民于康熙三年全部迁走。康熙八年迁回汉塘围,原围内建筑已全部毁坏无余。至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廿五日,始由东城楼开始重新建造汉塘围城。(本文由四川成都古镇黄龙溪 得舍大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