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应当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握新时代的鲜明特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的路子。
乡村艺术化是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的内在情感,激发农民的创造天性,让他们作为主体,同艺术家、企业家、市民等各界人士一起,重新审视乡村,重新发现乡村的内在之美,因村制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艺术创造和艺术体验,把乡村的人居环境和日常生产生活艺术化,建设诗情画意、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这样的乡村艺术化,可用四句话来描述。一是自然山水。天蓝地绿、山青水碧、风清气爽、鸢飞鱼跃,表现出大自然的和谐,这是乡村艺术化的天然底色。二是艺术田园。田园景色随区域、季节而变幻,并在日月照耀下,与山川、村落交相辉映,这是乡村艺术化的鲜明特色。三是农耕体验。与鲜活的动植物打交道,可变农业劳动为农事体验,从中分享农耕之美,这是乡村艺术化的文化标识。四是诗意栖居。有了自然山水、艺术田园、农耕体验,再加上优美的人居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乡村便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这是乡村艺术化的综合体现。
从我国农村的巨变和发达国家乡村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乡村艺术化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尽管人们仍然关注着乡村“空心化”现象,但是,从世界各国看,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必然要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和重生。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说明,未来我国的乡村将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李子柒视频和“丁真的世界”,则让人们更加向往带着乡愁的诗意乡村。这正是乡村艺术化发展的土壤和动力。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一定带来艺术的繁荣,艺术的繁荣也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作为艺术与乡村融合的乡村艺术化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只有当人们越过温饱、进入小康、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跨越的时候,乡村艺术化才会逐步形成发展浪潮。因此,乡村艺术化发展,必须首先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者:董进智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