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6日电 (王波)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业应如何振兴?如何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文旅人才队伍?9月4日,中国文化旅游人才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峰会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有关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商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大计。
本次峰会由乐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劳动全国理事会共同主办。峰会主题为“聚焦文旅产人融合·推动大峨眉旅游发展”。峰会上还发布了《2021大峨眉旅游人才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开展云数园区成果展以及相关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联盟签约、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签约、数园区跨区域协同合作等活动。
《白皮书》显示,在疫情防控得力及常态化趋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需求逐步恢复。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8.7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
在新形势下,文化和旅游消费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强劲的动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6.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38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0.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22.4%,两年平均增长10.6%。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相对模糊、产业链不尽完善、专业性人才短缺、产业宣传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体制不顺、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资金投入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等问题。其中,旅游产业人才总量普遍不足、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
《白皮书》指出,在国际化和科技化趋势影响下,倒逼文化和旅游产业需要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而我国目前旅游人才队伍中以技能型人才为主,如导游、酒店服务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及复合型人才比例过小,如规划策划咨询人才、设计开发创意人才、投融资人才、运营管理人才、跨界整合人才等,尤其缺乏高素质、实战型、创新型的复合人才。文旅融合、夜游经济、旅游演艺、文化会展等新兴产业及业态人才供不应求。
《白皮书》建议,针对一线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现象,可有效衔接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学历提升培训行动,基于旅游业淡旺季现象,可灵活采用“旺工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针对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可面向全体从业人员、中高层管理者,尤其是各业态经营点以及景区对客服务重点岗位,定期、多形式开展服务质量提升的宣讲、培训及工作实践活动。
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吴江在主旨演讲中建议:大力发展旅游智库,柔性集聚旅游高端管理人才,为地方旅游发展出谋划策。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或独立建立研究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组建旅游企业的外脑、专家库。推动实行柔性引才政策,鼓励退休老专家、老教授进入导游、讲解员等队伍,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旅游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鼓励通过导游业务培训和考核的专业人才以兼职导游形式进入导游队伍。
他还建议创新旅游人才培训方式。探索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开展培训,鼓励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在线教育合作,完善网络教育平台。推进国家和地方培训基地的在线教育课程共享。拓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抓手,鼓励开展范围更广、层次多元、形式多的比赛和评选活动加大各级各类大赛创新要素比重,探索引入旅游创业类比赛项目。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旅游让文化更好表达。文旅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文旅业连接供需两端,不仅率先进入到循环体系中,而且对于调结构、促消费、扩就业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士秋在峰会远程直播中发表讲话说。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