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开放包容吸纳八方来客 西安文旅爆火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2023-07-17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小字号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唐代诗人卢照邻笔下的“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就展现盛世长安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西安:多元文化汇长安

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这里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深沉的文化底蕴,让它名列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戳视频,感受多元文化在西安汇聚的魅力。

今年以来

西安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作为热门旅游城市,今年以来,西安更新了古城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城市地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八方来客,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到底有多火?一组数字了解一下。

出行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日均航班数达到900架次以上,日均运送旅客人数超过12万人次。今年端午假期期间,国铁西安局共发送旅客238.3万人次,目的地为西安的端午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199%。

近三个月,西安景区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60%,热门景区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华清宫、回民街、大唐芙蓉园等。

商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西安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也就是规模以上的大中型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18.31亿元,同比增长9.6%。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956.30亿元,同比增长7.9%;餐饮收入62.01亿元,同比增长45.5%。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2.4%、34.2%和105.9%。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

西安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但却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频频“出圈”。西安的文旅市场到底有多火爆?我们一起去看看。

千里赴长安

打卡新场景

西安文旅消费的火爆,离不开当地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融合创新,丰富供给。这里既有像大家较为熟悉的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大唐芙蓉园等历史文化聚集区,又有正在兴起的“文化餐饮”“研学旅游”等消费场景,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长安牛肉饼”“大唐牡丹菜”,还有不少游客不远千里奔赴西安,就是只为品尝一口当下最火的“毛笔酥”。伴随着传神的“小二”“掌柜”等招呼声,一道一道饱含文化内涵的菜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在西安,不少餐厅都推出了带有唐风唐韵的陕菜文化饮食,并会为游客一一讲解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记者在一家餐厅门口看到,尽管刚到用餐时间,但这里的食客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商家还特意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避免游客们无聊的等位。

外地游客 田玥:其实我们昨天晚上已经来了一次了,但是当时要排100多位,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文化就是比较好的。

西安某餐厅厨师长 孙喜军: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不仅仅是停留在吃好,要吃出来有氛围,有文化。

除了新型消费场景的塑造,传统热门旅游地也在努力拓展与游客的互动空间。

秦陵博物院社教部的工作人员黄思雨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给前来兵马俑参观或研学的游客普及相关知识。今天讲解的内容是关于兵马俑的修复,游客们可以使用仿制的兵马俑模型,亲自体验修复的过程。这也是秦陵博物院推出的系列研学科普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一项。

除了学修兵马俑之外,秦陵博物院还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学写秦小篆、秦服饰体验等多种研学体验项目,游客在亲身感受了兵马俑的震撼之后,还能趁热打铁,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给游客带来了跟以往截然不同的参观体验。

数据显示,进入暑期以来,来兵马俑参观的研学团队,日均人数就超过了5000人,由此带动门票、讲解项目及各类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创新园区体验活动

带动人气促进消费

位于陕西西安的曲江新区是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也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区。这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比如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都是中外游客热衷前往的热门地点。在充分利用已有文旅资源的同时,西安还着力打造出一批既有人文气息,又富有现代审美的文旅新地标,由此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气质独特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其中,位于曲江新区的西影电影园区就是其中的代表。炎炎夏日,那里的人气如何?现在又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丝路新业态

文旅新体验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西安还有一张鲜明的标签。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曾经是各国商贾和商品的重要聚集地。如今,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衍生的丝路新业态、新商机也是层出不穷。

在开业不久的西安浐灞生态区的中亚国家商品馆,记者看到的是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心仪的商品,产自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饼干、巧克力、饮料深受消费者喜爱。

西安市民 李鑫:把我们中国的好的产品放到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的产品带到我们中国来,这就是很好的交流。

中亚国家商品馆正是今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前夕正式投运的,目前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七百多种商品在此陈列销售,开馆至今,已销售上万件,每天的零售额大约在一两万元。

除了中亚国家商品馆,西安还有不少商场或超市都设有丝路商品馆或专柜。如今,陕西人吃的面条所用的面粉和食用油,很大一部分是产自中亚国家。

多元文化汇聚西安,带来的不仅是进口商品消费的火热,更有精神文化的滋养。台上正在演绎的实景歌舞剧《驼铃传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商贸驼队勇敢开拓丝路的故事。通过光影虚实依次呈现,伴随惊心动魄的故事,让观众大呼过瘾。

外地游客 聂子琦:关于丝绸之路,我们之前在历史课上有讲过,现在用表演的形式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觉得认识更加深刻了。

数据显示,剧目上映以来,场场爆满,已累计演出3500余场,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

(总台央视记者 岳群 陈钰洁 杨曜语 吴成轩 李大杰)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从“烂杆村”到4A级景区,咸阳这个村为什么“
  • 2023年暑期江苏文旅消费总额达927亿元
  • 湖北文旅市场复苏提速 暑期旅游接待近1.7亿人
  • 京津冀文旅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会在京举办
  • 宣威:推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
  • 第十三届旅博会探究“文旅+音乐”新模式
  • “风景线”上的新动能——天津文旅产业高质量
  • 成都高新区:文旅体融合绘新景
  • 沪藏文旅交融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 更大潜力待挖掘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