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川渝携手建设巴蜀文旅走廊

2023-07-2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我们巴蜀男儿汉》《我爱你中国》……近日,一场音乐演奏会在川渝两地同时举行,一首首经典曲目在四川阿坝达古冰川景区唱响,而为其伴奏的音乐家却身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奉节“三峡之巅”景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演出。

这场互动表演不仅让观众“穿越时空”,沉浸于两地的音乐和美景之中,也见证着重庆、四川携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川渝两地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一直广受游客青睐。但过去两地文化旅游联动不足,发展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去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携手拓展文旅市场,合力培育文旅新业态,共同开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进入暑期,来自福建的游客熊斌和亲友们走进四川乐山大佛、重庆武隆天生三桥等景区,近距离感受川渝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后,直呼“安逸”“巴适”。

世界自然遗产主题游、长江上游黄金水道主题游、民族风情主题游……近年来,川渝将一大批知名景点串珠成线,联合发布主题精品线路70余条,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

都市体验游、生态康养游等新业态近几年逐渐兴起,川渝两地依托活力都市、魅力山水等特色资源优势,通过业态共创、项目共建、品牌共推、客源互送等机制,共同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

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作为川渝两地都市游的地标景点,一起组成“宽洪大量”文旅组合,在市场营销、产品互推、游客导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今年“五一”假期,两景区携手推出数字徽章送祝福活动,采用交互数字藏品引领游客沉浸式享受都市旅游。

“只需出示预约二维码和身份证,便能畅行四川西岭雪山、四姑娘山几大景区。这次川西之旅光景区门票就节省不少。”重庆市某企业职工张成玉说。

这一良好出游体验,得益于川渝两地整合景区景点、演出项目、文博场馆等文旅资源,推出的“百万职工游巴蜀”旅游年票活动。截至6月底,已带动近90万人次出游,累计拉动消费9亿元以上。

盛夏时节,重庆大足石刻文创园内,清脆的凿石声此起彼伏,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岳石刻”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高万里正带领工匠们对着初具雏形的石刻造像精心雕琢。展厅内,一件件精美石刻艺术品令人流连忘返。

川渝两省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随着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推进,两地围绕文物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合作。

川渝石窟寺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其中不乏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精品遗存。2022年6月,两省市共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今年以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安岳石窟研究院联合组建团队,对部分处于濒危状态的安岳千佛寨摩崖造像开展考古调查研究和数字化保护。

川渝两省市还在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传承创新上持续发力:合作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规划和建设方案;60余家文博单位组成川渝博物馆联盟;成立川渝非遗保护联盟,联合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百场。

“随着共建共享理念、机制、措施不断深化和落地,巴蜀文旅走廊正向着‘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加快迈进。”重庆市文旅委主任冉华章说。

(据新华社重庆电 记者李勇、张桂林、刘恩黎)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古基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从“烂杆村”到4A级景区,咸阳这个村为什么“
  • 2023年暑期江苏文旅消费总额达927亿元
  • 湖北文旅市场复苏提速 暑期旅游接待近1.7亿人
  • 京津冀文旅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会在京举办
  • 宣威:推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
  • 第十三届旅博会探究“文旅+音乐”新模式
  • “风景线”上的新动能——天津文旅产业高质量
  • 成都高新区:文旅体融合绘新景
  • 沪藏文旅交融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 更大潜力待挖掘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