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医疗保健
    •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北京用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

2023-07-21 | 来源: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

北京用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在重装焕新的吉祥大戏院,点上一杯“玉堂春”特调咖啡;到工业厂房转型的798艺术区,看上一场现代主义大师艺术展;进入“最美中轴线”的虚拟世界,沉浸式感受古都北京的壮美与变迁……在北京,不断“上新”的文化新场景、新业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城市的发展持续赋能。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前门西河沿街220号,透过两扇朱漆大门,昆曲《牡丹亭》的唱词悠悠飘来。推门而入,一座纯木结构的二层戏楼出现在眼前,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唱词所述,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曾几经沉浮。战争时期曾被用作仓库,之后做过煤铺、学校、招待所……后虽进行了恢复,却一度再无赏戏人。

“2019年我们接手后,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全面修复。”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介绍,对重张后的正乙祠戏楼,戏迷们青睐有加。今年4月,戏楼推出“重张一周年演出月”活动,“10场演出中的4场,最高票价达到1280元,经常一票难求。”

锣鼓声重又响起,“有戏”的正乙祠戏楼,也不再仅仅有“戏”。开办名家讲座、录制8K纪录片、举办非遗展览……“结合昆曲元素和场地条件,正在策划推出‘昆曲下午茶’等特色活动。”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说,“对接空间资源与创意资源,我们将打造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

“老旧厂房不能成为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文化赋能转型文创园区,成为很多老工业园的成功之选。位于朝阳区的798艺术区,就是最早尝到甜头的一个。

“目前,园区内有文化艺术类、创意设计类和文化科技类企业400余家。”七星集团副总经理、798艺术区负责人杨进维介绍,先后有百余位国家元首和政要到访,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近4000场,吸引中外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到访占比达30%。

让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两端直接对接,培育集“逛、赏、玩、游、购”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业态。杨进维介绍,去年,798艺术区以“修旧如旧”和“给艺术留白”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步行街区扩大至近10万平方米。“正在举办甲骨文文化节,不仅能帮助游客了解传统文化,也活跃了周边社区的夜经济,活动期间园区夜间客流增长了65.38%。”

“全市七成以上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都是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北京市委宣传部产业处处长邹璐巍说。百年首钢、郎园Station、隆福寺文创园……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和老商业街区成功转型文化空间,既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也有效助力了城市更新。

“随着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推动供给侧和消费端深刻变革,一批文化新业态应运而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介绍,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为北京的文化产业迭代装上“加速器”。

打造新场景,催生新业态,拉动新消费。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合计7665.3亿元,同比增长15.3%,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从“烂杆村”到4A级景区,咸阳这个村为什么“
  • 2023年暑期江苏文旅消费总额达927亿元
  • 湖北文旅市场复苏提速 暑期旅游接待近1.7亿人
  • 京津冀文旅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会在京举办
  • 宣威:推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
  • 第十三届旅博会探究“文旅+音乐”新模式
  • “风景线”上的新动能——天津文旅产业高质量
  • 成都高新区:文旅体融合绘新景
  • 沪藏文旅交融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 更大潜力待挖掘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huangchenhao@sccsbbs.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3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