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强化规划引领,着眼城乡融合发展,抓紧编制各级乡村振兴规划,实现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全面覆盖,做到镇、村按规划建设,农房按规划设计建造,生产生活空间科学合理分离。深化农村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强化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政策,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青年人才。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理顺涉农部门基本职能,妥善解决跨部门事权划分不清晰或重复交叉等问题,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注重提拔使用想干、敢干、能干、苦干、实干的干部,建设一支服务“三农”有感情、开拓创新有激情、开展工作有热情、献身事业有痴情,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建立考核督查机制,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对乡村振兴战略真正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工作措施上重视起来,优先考虑、优先满足、优先保障、优先安排。
王朝云讲云南故事工作室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