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企业故事 >

湖南,民营经济特稿:涟源传③(一)

2023-05-01 | 来源:红网
小字号

编者按:有些读者推测,《围城》中三闾大学校园生活、校园景致,以及周边美好风土人情、美丽山光水色,是以涟源蓝田镇为原型的。改革开放以来,涟源率先燃起民营经济的火种,梁稳根从这里出发,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性人物。当年的县委书记阳花萼,至今仍被涟源人津津乐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摄影 陈杰 涟源报道

“到一个地区投资兴业,企业家最怕的是什么?莫过于新官不理旧事!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好不好、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取决于当地政府政策的连续性。”

湖南创安防爆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小冬是直言快语之人,他一语道出营商环境的关键。企业自创办来先后经历了数届政府主要领导的更换,大到转型升级、项目争取、税费减免,小到公交车线路延长,每一届都比前一届更加支持发展,“我从心底感叹涟源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

易小冬的感慨是涟源营商环境的缩影。梳理涟源40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你会发现一个难能可贵的规律。

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一路绿灯呵护焊条厂长成“三一”,还是2003年毅然决然打响国企改制之战,无论2010年起壮士断腕关停高能耗产业,还是如今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紧盯干部作风顽疾,涟源当地政府与官员都在努力完成一场“自我改革”,也就是今天力倡的“新官理旧账”。

不能不提阳花萼

转观念,用能人,鼓励改制,扶持民企。一位只念了3年书的县委书记,却在自己的任期内,为涟源民营经济发展打下牢固“底子”,该拥有何等魄力和远见。

4月27日,记者在娄底市人大政协机关大院里见到了“传说中的花将军”——阳花萼,除了右耳需要戴助听器,老人家精气神依然。

1986年,时任涟源县委书记的阳花萼力挺梁稳根在涟源茅塘开办特种焊条厂,他亲自过问将工厂主创四人的档案从国企调出,划地、供电,甚至帮着大家解决家属户口。

“在非常板结的计划经济土壤里,产生市场经济的弱小的树苗,能够存活,能够长大,如果说没有这种环境,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评价。

《八十春秋人生路》出版,著名作家谭谈作序,称“人生是一部书。我的老朋友花萼的人生,是一部厚重的大书!”

事实上,阳花萼之于涟源民营经济发展的功劳,并不只是力挺过商业巨子梁稳根。从1980年上任涟源县委书记起,破旧立新、锐意改革,贯穿了他10年的为官从政生涯。

前三年,阳花萼探索的是农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几种责任制形式催生了农业专业户,搞活了农村经济。很快,改革思维复制到了涟源工业。1984年5月21号,在历时20天的学习江浙行后,涟源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正式宣布重点发展工业,提出支持农民经营工副业、放宽审批权等6条措施。阳花萼逢人就讲,各部门只能开绿灯,不能设障碍,县委错了,就由县委负责。

当时反对的气氛是比较浓的,有人上纲上线地讲阳花萼在这出风头,想得好处。时任涟源代市长刘柏林说,看准的事情,就要大胆地处理。阳花萼就是这样的个性。

当年7月底,省里出台发展乡镇企业的十二项经济政策。年底,中央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阳花萼趁热策划了一场大游行,披红挂彩表彰120个经济能人。一丈二长的绸子,做一个大红花,带着到蓝田街上游一圈,轰动一时。“那个滋味,就像在黑暗里得到了光明一样。”曾佑韩是10个万元户中的一个,那一年,他靠偷偷摸摸卖鸡毛掸子,挣了一万五千多块钱。

而关于这场游行,涟源县委常委会记录得更生动:过去批评,现在表扬;以前发逮捕证,现在发光荣证。

就这样,阳花萼带领众人不断解放思维,奠定着一个湘中小城“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基调。在他看来,一时不清误一事,一官不清误一方,“我这个县委书记的帽子是随时准备被摘掉的。”

阳花萼展现出来的远见,得到了可喜的回报——国营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涟源撤县建市。到1989年底,涟源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10个亿,名列湖南各县市第7,声名鹊起。而他曾经力挺过的焊条厂,一路领跑涟源民营经济,发展成三一集团,最终成为世界五百强。

2016年9月19日下午,全省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在长沙召开。会前,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观看了一部短片——《榜样》。这部短片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湖南一批优秀县委书记、县长代表为地方发展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阳花萼位列其中。

固守待援不如闯出围城

以阳花萼、刘柏林为代表的“改革派”,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一直延续到现在。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涟源当地大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产业结构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涟源的国有集体企业几乎全线崩溃,到1997年底,所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与其“守城待援”,不如“出城突围”。

2003年起,涟源开启国企改制,鼓励民营力量介入,盘活资产。问题错综复杂,转型之痛可想而知。以回春堂药厂为例,2008年工厂停产,产品滞销,半年多发不出工资,濒临倒闭。面对严峻局面,当时的涟源决策层采取果断措施,推动置换股权。2009年1月,药厂改名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抢抓市场机遇,布局电商业务、推动中药产业链发展。如今的“回春堂”已入驻娄底高新区,成为涟源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排头兵”,这是后话。

就在当地准备大干一场时,“环保账”又来了。谢学龙可以算是在涟源呆得最久的官员,从2006年到2021年,从涟源市纪委书记到涟源市委书记,整整15个年头。2011年涟源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时,她是市长。“资源饭”吃不饱了,走回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她重任在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治污行动中,全市因关停污染企业,每年减少工业产值20多亿元,税收6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关停高能耗企业30多家。年产值达10亿多元、税收3000多万元的原全市第二纳税大户顺鑫钢铁厂赫然在列。

涟源湄江风景区,景色迷人。

杨市湘军名将故居群。

从靠“矿”吃饭,到生态“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再到如今逐步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场巨变背后,体现着当地市委市政府新官理旧账的决心与勇力。

关停污染企业换回的碧水蓝天,成为了涟源吸引高品质项目的一张闪亮名片。以成功转型的杨市镇为例,曾受小煤窑困扰的古镇如今已经建成了“青砖白墙黑瓦,绿水青山古宅”的历史文化名镇。家乡美了,涟商返乡投资热情也愈发高涨,企业家刘成回乡投资了一家四星级酒店。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周德文,特别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 经济日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上饶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半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58.8%
  • 经济观澜|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 福建省民政厅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
  • 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从500强榜单看民营经济韧劲活力
热门排行
  • 12023中国混凝土展聚焦行业热点 引领建筑新
  • 22023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 3234项建设工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 4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
  • 5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太原市公开征集第二批绿
  • 6卓越地产坚持创新,为更多业主打造高品质人
  • 7房地产投资处于低位运行 将逐步回到合理水
  • 8住建部: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 9重庆轨道2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6月进入主体施
  • 10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活”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