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主题)
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公平竞争政策供给、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举措》包含22条,聚焦五个方面,对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公平竞争政策供给
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举措》提出,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优化行政许可服务,大力推进许可审批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介绍,近年来,在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方面,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准入限制的情况,阻碍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设计,抓紧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持续推动清单事项缩减。”王善成说。
让民营经济“放开手脚”,公平竞争是关键。《举措》明确,加强公平竞争政策供给,加快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制度文件,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定期推出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认为,“定期推出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是落实常态化监管的体现,有利于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通过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来设置‘红灯’,能够对政府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及时纠偏,实际上也是在向民营企业合规经营释放‘绿灯’信号。”
打造企业信用趋势“晴雨表”
积极构建信用监管常态化机制,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一环。《举措》提出的多项具体做法也与信用体系建设相关。
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优化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推动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常态化运用,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不断提高分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大数据分析应用,继续编制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优化企业信用指数编制方案,打造企业信用趋势“晴雨表”,提升防范化解各类潜在性、苗头性、趋势性信用风险能力。
强化信用约束激励。研究制定关于强化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的政策文件。深入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治理专项行动。加快修订总局有关信用修复管理规范性文件,扩大信用修复范围,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体系,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各部门在企业信用监管数据归集共享应用中执行使用。
“以信用为抓手,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给予守信企业信用激励,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便利化的服务,让其享受到更多信用红利。同时,强化失信惩戒,提高违法失信成本。”陈兵认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涉及到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如何打破信息壁垒、最终归集到何处等问题值得关注。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平台经济在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举措》强调,加强互联网平台常态化监管,建立健全平台企业合规推进机制,降低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成本。持续推出平台企业“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平台收费行为,引导平台和中小商户共赢合作,促进平台经济良性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推出“绿灯”投资案例,可以给平台企业一个明晰的行为指南,使平台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一开始就在规范的轨道内运行。未来,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管治理体系,为平台经济发展创造规则明晰、平稳宽松的外部环境。
《举措》还提出,开展民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提升民营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梳理企业测量需求,为企业实施计量咨询和技术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提升民营企业先进测量能力。
“这22条举措的发布将极大提升民营企业谋发展、谋改革、谋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民营经济这支生力军更有力量,使民营经济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孔德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院长(之一)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