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企业故事 >

房地产业再迎政策礼包

2023-08-05 | 来源:中国经营报
小字号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声,“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应了市场关切。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无疑又是一项重大利好。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房地产市场政策频出,释放出积极信号。继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后,住建部、央行等相关部委以及部分一线城市相继表态,要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在当前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多项利好政策密集发布,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较大的信号意义。从高层会议精神来看,“优化房地产政策是当前第一大任务”,各地政策定位要清晰、政策优化要主动、政策发布要及时。

积极信号连发

经历了近两年多的低迷下行之后,2023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不过,进入二季度以来,多项指标再度掉头向下,各方均陷入浓厚的观望情绪,整体上展现出对行业的信心不足。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会议明确提到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未来政策会适时调整优化,扭转过于严厉的政策。预计将有系列重磅政策出台,包括限购松绑或取消、房贷政策宽松等,这将对房屋交易和市场信心提振起到重要作用。

7月27日,住建部召开企业座谈会,明确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住建部率先释放积极信号,主管部门的发声不仅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为各地加快落实优化政策打响了发令枪,预计各地优化政策的节奏将进一步加快,核心城市政策将加快落地。”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7月31日,国常会再强调,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根据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研究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

严跃进表示,国常会提及基于不同需求而出台政策,可以理解为要求各地出台政策要贴近市场需求和城市情况,本质上是要求各地积极出台更贴地气、更吻合需求的政策。同时,各地要兼顾短期提振市场、中长期谋划新发展模式的改革之路。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好“金融16条”;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认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有助于降低居民负担,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此次央行再次明确指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预计未来将有商业银行逐步落地相关政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居民住房贷款是优质资产,若有银行开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或通过转按揭方式争取客户,那么也将推动更多银行采取相关举措。

曹晶晶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房地产业定调后,地方因城施策将加快落地,政策将围绕降门槛、降成本展开,过去市场过热阶段出台的政策均有改善预期。

多城市表态

中央及相关部委打响发令枪之后,“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号召,迅速得到北京、深圳、广州、上海4个一线城市积极响应,均表示将抓紧落实会议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安居北京”发布信息称,将结合北京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会同相关部门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大力支持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表示,将结合深圳房地产实际情况,会同深圳市有关部门、中央驻深机构和各区抓好贯彻落实,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1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表示,将结合广州实际尽快推出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3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城施策,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严跃进表示,此次4个城市相继发声,内容表述比较相似,“结合各地实际”是重要方面,因此可以预见,市场交易中的疲软方面,都将是后续政策宽松的领域。尤其是在降低购房门槛、贷款成本和税费成本等方面,将是一线城市持续放松的重点内容。各地要积极关注此类政策信号,主动谋划。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趋势下,二线城市放松调控带来的需求释放持续性可能有限。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作为市场风向标,若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将能够为更多城市市场带来信心、强化预期,进而带动市场企稳。”曹晶晶分析称。

“4个一线城市步调一致,说明政策方向高度一致,即放松也成为一线城市近期的政策主基调。”严跃进认为,一线城市放松政策,必然使得此类城市近期市场复苏和反弹,但预计对新房的影响是最大的。而二手房方面由于挂牌量较多,其还需要时间消化。

如何优化调整

从近期会议精神和政策内容可以看出,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房地产市场过热阶段出台的调控政策需要调整优化。4个一线城市表态之后,如何实施政策优化调整,如何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成为大众期待的焦点。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39%,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跌幅较6月扩大0.14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扩大至2.04%。

业内专家认为,各项统计数据都表明市场疲软,而且存在进一步下行的风险。暴露出购买力偏弱、换房需求遇阻、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将是当务之急。

严跃进认为,要明确“一线城市政策底已来”的基本判断。一线城市纷纷表态,明确要结合各地实际优化调整购房政策,信号意义极强,其将显著改变2016年以来明显收紧的政策操作,同时将释放出持续宽松、力度极强、覆盖面广的购房新政策。

曹晶晶建议,当下一些政策限制了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亟须优化调整,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应该是需求端政策制定的重点,优化“认房不认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等都是可行方向。

“基于一线城市购房群体规模较大以及房产价值较高等因素,限购政策大幅松动的预期偏弱。而三、四线城市,可根据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大优化调整力度,比如解除限购、限贷等严厉政策。”曹晶晶表示,各地在优化限售、限价政策、降低交易税费等方面,同样具备优化调整空间。(黄永旭)

江西冠之航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 经济日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上饶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半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58.8%
  • 经济观澜|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 福建省民政厅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
  • 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从500强榜单看民营经济韧劲活力
热门排行
  • 12023中国混凝土展聚焦行业热点 引领建筑新
  • 22023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 3234项建设工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 4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
  • 5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太原市公开征集第二批绿
  • 6卓越地产坚持创新,为更多业主打造高品质人
  • 7房地产投资处于低位运行 将逐步回到合理水
  • 8住建部: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 9重庆轨道2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6月进入主体施
  • 10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活”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