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企业故事 >

西城区科协“科普新动线”走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2024-02-08 | 来源:光明网
小字号

2023年,北京市科协评选出首批北京“科技馆之城”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榜上有名。日前,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为进一步盘活西城区科技场馆资源、推动科普阵地建设,同时助力中轴线申遗,北京市西城区科协“科普新动线”走进中轴线旁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调研员何明霞化身科普达人“西小科”,带观众探究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博物馆,领略古建筑中蕴含的科学与文化。

西城区科协“科普新动线”走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在先农坛内。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先农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场所,皇家祭祀建筑保存完好,1991年被开辟为专题性博物馆,以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先农坛历史文化。这里的先农祭坛,就是古时帝王祭祀先农神的地方,坛台呈正方形,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很多人认为,皇帝祭祀的建筑一般应该用9级台阶,但这座坛台的台阶却是8级,”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敏为西小科揭示了这座建筑中蕴含的奥秘,“因为古人认为,9是最大的阳数,所以一般用于祭天,而先农坛祭祀的农神是和大地与自然相关的,所以运用了8这个最大的阴数,这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概念和哲学思想。”

随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郭爽带西小科来到传说中的“一亩三分地”,并解释了这块田地的来历:“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季到先农坛祭祀过先农神之后,都要在这里举行亲耕耤田礼,皇帝亲自下地耕种,用以表率臣民。这块耕地面积是一亩三分,也就是俗语中一亩三分地的出处。”

在田地北侧,伫立着另一座坛台:观耕台,皇帝亲耕之后,要坐在台上观看三公九卿下地耕种。在明嘉靖时期,观耕台为木质,典礼时搭建,礼毕拆除。清乾隆十九年,改建为如今的汉白玉坛台。“台阶侧面,雕刻着明清两代非常流行的缠枝莲花纹,登上台阶仿佛步步生莲,”郭爽为西小科解析了建筑纹样的寓意,“观耕台侧面黄绿相间的琉璃座上还装饰着精美的龙缠草纹饰,这个纹饰非常特殊,按规定只能用于皇家祭祀农神的场所,在北京地区,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先农坛一处,因此,这种龙缠草纹饰也就成了先农坛特有的专属纹饰。”

从观耕台一路向北,西小科走进了先农坛中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太岁殿。这里原本是祭祀太岁神的场所,太岁神掌管时间,与农业生产和时间节令密切相关。如今,太岁殿已经被开辟为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展厅。

在太岁殿顶部,展示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隆福寺正觉殿天宫藻井。“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别较高的天花装饰手法,常出现在皇宫内皇帝宝座的上方,或者重要佛寺的佛像上方,营造出宏阔庄严的视觉效果。”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敏介绍。“天宫藻井”原本位于隆福寺正殿万善正觉殿顶部,由于寺庙日渐凋零,该藻井被拆分成散件,几经辗转后,由专家修复并吊装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展厅内,之所以被命名为“天宫藻井”,是因为藻井最上方的盖板层绘制着一幅星象图。“有限空间内,一共绘制了1,400多颗星星,按照现代天文观测技术来看,位置相当精准,”张敏为西小科讲解,“更奇妙的是,这座藻井虽然建造于明景泰年间,但这幅星象图却以唐代一幅天文星象图为母本,也就是说,当我们仰望藻井,就能和唐朝人看到同一片星空。”

除了古老的星象图,藻井本身的工艺也堪称精美绝伦,盖板之下,一层方井和四层圆井之上均雕刻有象征着天上宫阙的亭台楼阁。“最下层建筑特别密集,越往上建筑数量越少,体量却越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中所蕴含的等级观念,”张敏解释,“建筑是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古人认为天宫也有等级高低,越往上级别越高,所以建筑体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这座藻井也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之美,藻井四角的力士举臂托起整座藻井,给人以坚实雄浑之感。“实际上,这些力士雕塑并没有力学承托作用,却起到视觉弥补作用,消除了藻井悬吊在头顶的突兀感,让人感觉到非常威严、庄重。”张敏介绍。

随后,西小科还参观了展厅中的斗拱、榫卯、门窗、琉璃瓦等展品,并聆听专业人士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技艺,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还介绍了蕴含其中的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正所谓:“先农坛里识五谷,一亩三分阅古今”。(唐彤)

江西冠之航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 经济日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上饶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半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58.8%
  • 经济观澜|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 福建省民政厅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
  • 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从500强榜单看民营经济韧劲活力
热门排行
  • 12023中国混凝土展聚焦行业热点 引领建筑新
  • 22023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 3234项建设工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 4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
  • 5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太原市公开征集第二批绿
  • 6卓越地产坚持创新,为更多业主打造高品质人
  • 7房地产投资处于低位运行 将逐步回到合理水
  • 8住建部: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 9重庆轨道2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6月进入主体施
  • 10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活”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