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企业故事 >

百年老建筑承载华侨情 续写五仙门发电厂故事

2024-03-04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从海珠广场地铁站D出口出来,走过马路对面,就是“广州华侨博物馆”。

一进入一楼大堂,迎面便是一幅巨大的铜板浮雕,描绘的是一江两岸的城市风光。在简约的画面中,我们看到华侨历史遗迹遍布广州,新地标与旧建筑互映互衬,仿佛向大家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华侨故事。

这是一座从百年历史的工业建筑上生长起来的博物馆,其前身是五仙门发电厂。大约一个世纪以前,这一带已是繁华的商业区,发电厂的火力机组以强大的工作效能点亮了珠江岸线。100年后,它成为文化景观,依旧伴着珠水滔滔,榕荫翳翳。

百年建筑的钢梁和砖墙都是展品

广州华侨博物馆的四楼,“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厅对面,有一尊外国人的半身像。他就是五仙门电厂的设计者,在广州、特别是在珠江两岸有大量作品的澳大利亚建筑师亚瑟·威廉·帕内。1902年,帕内被派来广州。他将钢构造技术、岭南文化意境和西式设计元素结合,在广州10年间,设计了20多幢建筑,如大元帅府、沙面建筑群等。五仙门发电厂是其早期建筑作品之一。

汽轮发电机组主厂房的基础,是先在松软的冲积地基上打木桩,再浇筑0.9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为地台。主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为钢制,出口直径2.1米,高36.9米。取水渠与排水渠均与珠江连通,得水利之便。

现在保存下来的五仙门电厂,占地面积约2636平方米。从珠江对岸遥望旧电厂,可以看见其梯级型的建筑由南至北逐级上升。建筑总体保留了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与钢结构体系,厂房部分的东西两侧立面首层采用砖砌拱券窗、叠窗及檐口形式的腰线,这种多元风格正是20世纪初西方建筑艺术折衷主义的体现。西立面山墙上还保存着广东省会电力机厂成立时具有纪念意义的“1920”年代标志。

有些资料记载五仙门发电厂的建设曾用到江对面广东士敏土厂——也就是今天大元帅府纪念馆所在——生产的水泥。在博物馆的二楼,玻璃保护起一段揭露出来的砖墙,这是包裹在当代装修之下的老建筑原本的样子。

广州现存最长单体骑楼建筑

南面首层采用沿街通廊骑楼,63.6米的长廊是目前广州现存最长的单体骑楼建筑。对于很多在沿江路上漫步,在骑楼下留影的市民游客来说,街边的这道长长的骑楼仿若一道时光隧道,可以瞬间将人带回到100年前的某一天。

厂房内部采用当时最先进铆钉联接钢材的钢构梁柱方式与钢筋砼剪力墙组合体系,既解决了生产厂房的大跨度难题,又消除了机器震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在博物馆四楼,抬眼向上望去,天花板下钢构梁架纵横交叉。在博物馆的一楼大厅里,几条工字钢柱顶天地矗立其中,成为最醒目的“展品”。

博物馆讲解员张思奇介绍,这些钢材采自当时西方原产优质钢,虽然历经百年岁月,依旧状况完好。电厂原来的烟囱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拆除。它原本通过屋顶的那个圆圆孔洞仍旧保存下来,安上了玻璃,变成明亮的天窗。

曾现“况是街街有路灯”的辉煌

五仙门电厂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

1888年,洋务派重臣、两广总督张之洞托人从国外购买了一台发电机,7月18日电机运到,随带电灯100盏。他在两广总督衙门(今越华路118号广东省民政厅址)旁建起一座电灯厂。7月23日,总督衙门里第一次亮起了电灯。广州成为中国最早用电的三座城市——上海、广州、北京——之一。

而让电力从官方走入民间,与华侨有关:1890年,旅美华侨黄秉常创办的广州电灯公司开业,这是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也是国内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电灯公司。1901年,英商“新旗昌洋行”在广州长堤五仙门开办粤垣电灯公司,1905年正式投产,市民俗称五仙门电厂。这是华南地区最早的商办电厂,也是广州第一座火力发电厂。

从五羊门到五仙门

“五仙门”一般指越秀区以一德路东端与五仙里交界处为中心的周围地带。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广州建新城,此处设有南城门之一的五羊门(因附近有始设于宋代的五羊驿而得名),清顺治八年(1651)改名五仙门。城门楼和城墙于20世纪20年代初辟建马路时拆毁。这一带明、清两代也是水陆码头。明清之际,广州早期常年性花市兴起,河南花农也是由江对岸摆渡至五仙门码头登岸,集散后在广州南城的七门外摆卖。五仙门对岸河南的码头由此得名为“花渡头”。

1909年,在两广总督张人骏主导下,广东官方与华侨为主的民间商人合股收购粤垣电灯公司,成立广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19年变成完全商办,改名为广州市商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电能力也不断增长。时人云“夜行信步无危险,况是街街有路灯”。

曾在珠江岸线构筑现代城市工业景观

随着20世纪20年代长堤大马路、南堤大马路等新式马路开通,爱群大厦、海珠大戏院、大新公司、先施公司等商厦云集,沿江长堤地带成为广州最为繁华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新式电梯、现代电影、时尚游乐等设施成为标配。据说正是因为电厂投运,海珠大戏院才先后用上水银灯、射灯和麦克风。

五仙门电厂除了满足这一带商业的需要,更以大跨度钢结构空间、高耸的烟囱等醒目的外部标志,在珠江岸线构筑了一道全新的现代城市工业景观。

1975年,五仙门电厂停止发电。

华侨博物馆落户百年老建筑

曾是拍照留念热门地

20世纪80年代,沿江路上遍布摄影摊档。当时外地游客来广州出差、旅游,常在聚集了广州宾馆、海珠桥、老交易会等标志性景观的海珠广场拍照留念。临近的五仙门发电厂由于保留了别致的骑楼,也成了照片里的热门背景。20世纪90年代,电厂旧址之上兴建了“谊园”精品批发市场。2000年,沿江路被规划改造成“酒吧街”,两三年间,大大小小的酒吧、咖啡店如笋兴起,这一带成了广州人“夜蒲”的好去处。最早开业的西餐酒廊取名“1920”,便是当年广东省会电力机厂的印记。电厂车间的一部分在2002年改造为“咆哮”酒吧。据说,当年发电机的位置便是在酒吧音响控制台附近。

2008年,五仙门发电厂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广州决定采用保护文物和利用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处筹建广州华侨博物馆。2021年7月,广州华侨博物馆建成试运行,成为全国首家利用百年老建筑建设的华侨专题博物馆。

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故事

博物馆的展陈以“广州华侨华人历史与贡献”为主题,融入“云山、珠水、木棉、骑楼”等元素,全方位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

张思奇告诉记者,如今这里是许多华侨华人来广州必到之所,不少人都是全家一起来。他们在海外奋斗打拼的经历,与博物馆里陈列的那许许多多相似的经历产生着共鸣,让人看到个人命运与时代变化的关联。

“鸦湖乡华侨幸福会通讯处牌匾”和保险箱是馆藏文物中的珍品。张思奇介绍,100多年前,白云区人和镇鸦湖乡的不少乡亲到国外谋生。为沟通海外侨胞与家乡的联络,鸦湖乡幸福会成立,主要业务是代收、代储侨汇、书信等,并接待往来家乡和海外的乡亲。“这个通讯处现在还在,但功能有所变化。”张思奇说,它是广州华人华侨史的宝贵见证。

“当时的华侨,真不容易!”在华工修筑巴拿马运河复原场景前,几位家长带着孩子低声交流。说起巴拿马运河,广州花都的华工功不可没。

展览中还展示了三架飞机模型,包括“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研制的“冯如二号”,以及继冯如之后广府华侨杨仙逸在广州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制造出的中国第一架双翼双座侦察教练机“乐士文号”和广州东山飞机制造厂设计的“羊城号”系列飞机。

2022年12月,五仙门发电厂旧址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一批工业遗产”。2023年,“五仙门发电厂旧址修缮提升与活化利用项目”被列入广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当年,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是行色匆匆的电厂工人,建筑内响起的是隆隆的机器轰鸣;如今,每年数十万计的游人在这里体验文化时光的温馨,悠然感受广州城市历史的魅力。

江西冠之航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 经济日报: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让民营经济更有力量
  • 上饶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上半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58.8%
  • 经济观澜|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 福建省民政厅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 2023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在沪举办 共议“一带
  • 民企500强有大体量更要高质量
  • 从500强榜单看民营经济韧劲活力
热门排行
  • 12023中国混凝土展聚焦行业热点 引领建筑新
  • 22023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 3234项建设工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 4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
  • 5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太原市公开征集第二批绿
  • 6卓越地产坚持创新,为更多业主打造高品质人
  • 7房地产投资处于低位运行 将逐步回到合理水
  • 8住建部: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
  • 9重庆轨道24号线一期工程项目6月进入主体施
  • 10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活”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