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坤是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邮电新村小区遗体捐献志愿者带头人。过去20年间,这个有750户、2000余人的小区已有38人进行了遗体捐献志愿登记。其中,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50岁,其中还有8对“夫妻档”。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给他们颁发了“红十字爱心社”牌匾。吴朗是小区第一个申请遗体捐献的人(人民网2021年8月16日)。
在合肥市的一个小区里竟然有38人自愿登记捐献遗体,这对于医学科学研究来说是最有力的支持。有了更多人的遗体捐献,科研人员才能通过遗体解剖对各种疑难杂症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并弄清其发病原因和对症治疗的有效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患者解除疾病的折磨。
由于现在的农业生产使用了大量化肥和杀虫农药,再加上粮食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医学科研工作者真的弄不清人类的许多疾病究竟是怎么引起的。而且,由于人们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自愿捐献遗体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如果想尽快弄清楚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仍然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邮电新村小区有38人登记遗体捐献,的确是造福于人类的积德行善之举,我们应该为这些志愿捐献者热情点赞。
而且,我们更希望通过他们的自愿行动,能够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遗体的捐献行列中来;而且,我们希望新闻媒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并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把遗体捐献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性告诉公众,以便让公众打消对遗体捐献的各种疑虑。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遗体捐献和遗体解剖之后并不影响死者子孙后代对遗体的火化和安葬祭奠,仅仅是少了一部分遗体而已,这并不影响子孙后代对长辈的尽孝之心。
由此可见,遗体捐献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大量的群众思想工作。没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想让更多人自愿捐献遗体是不现实的。做这方面的思想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单靠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这是因为,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只有靠人类的紧密团结,并积极参与自愿捐献遗体,才能使我国的医学研究走在世界防病治病的前列,才能让中国医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解除病痛折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而且,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遗体捐献的表彰与奖励政策,以期让遗体捐献者和家属拥有人生出彩的荣誉感;而且,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让遗体捐献的大爱在全社会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并让这种爱的种子不断地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我们相信,只要有了源源不断的遗体捐献者,我国的科学家就能尽早找到各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病原因,并在深入研究中找到药到病除的良方。这对于遗体捐献者来说,实际上就是延长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且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郭喜林 新乡市新运公司)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