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郭喜林 >

评论家郭喜林讲故事(17)

2023-12-26 | 来源:儒经网
小字号

母亲的剪刀

郭喜林(河南)

母亲用的剪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让铁匠手工打制的。她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让那把剪子拥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包浆。

从农村到城市,她忘不了那把心爱的剪子;从城市再到农村,步行走几百里,她将那把剪子揣在自己怀里,生怕掉在路上找不到。

不离不弃的母亲,随父亲带着孩子们到太行山山村里的老家务农,她却没有怨言,即便有些怨言,她也会把它吞进自己肚子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母亲小心翼翼用剪子给孩子们缝补了20年的衣服。而且,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为了节省煤油,母亲用捡来的劈柴烧火照明。

母亲从不能穿的旧衣服上面寻找能利用的补丁,要用剪子在空中比划着做出正确判断,不能让剪子剪错了位置。只有精准地剪下一块能利用的补丁,她才会自言自语地说,好了。她一个人自言自语了多少个“好了”,我们当儿女的谁也不知道。

更让母亲为之自豪的是,一个又一个邻居和熟悉与不熟悉的村里女人们来找她给家人剪新衣服。如果她事先得到了消息,就会让我父亲把剪子磨得十分锋利。而且,让找母亲剪衣服的人赞不绝口的是,母亲只要见过那些人,不需要本人来她跟前用尺子量身,她就知道对方穿多大的衣服合适,她就敢用白石灰当画笔在布上画几下,用剪子去剪,然后让对方拿回去缝制新衣服。她裁剪衣服的绝活,是在新乡市服装厂学到的。她把自己的手艺,当成了助人为乐的精神财富。只要来找她的人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她就心满意足了。

当1979年11月13日,我们再从老家搬到新乡市生活时,母亲临走前仍然把老剪子带在她身边的针线包里,不让我拿。可能,是怕我粗心大意给她弄丢。

母亲带着那把老剪子回到新乡,又用它为两个孙子精心裁剪后,缝制了暖心的婴幼儿衣服裤和小被褥。母亲的爱离不开那把老剪子,而且她把剪子放在新买的缝纫机抽屉里。尽管父亲在北京给她买了一把“王麻子”名牌剪刀,但她还是习惯用那把手工打的剪子。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位邻居借走母亲的老剪子没还,母亲才只好用“王麻子”剪刀。而且,母亲经常在我们面前提起那把心爱的老剪子。

有趣的是,母亲用那把老剪子给新乡地区工商局家属楼上的好几个邻居孙子孙女裁剪过婴幼儿衣服裤,让邻居们满心欢喜。尤其是母亲给邻居们孙子孙女做的虎头娃娃鞋,更是让孩子们高兴极了。当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声叫“郭奶奶好”的时候,母亲更是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方岩兄是最可爱的文友
  • 第一次戴眼镜照相及其他
  • 不会忘却的周士君
  • 感悟周德文教授的人情味
  • 不要让灵魂的伤口反复受伤
  • 植根于真诚沃土
  • 岁月和人生是一本书
  • 生命的真实在于平凡
  • 人生没有隐身的世外桃源
  • 人生没有来世
热门排行
  • 1在老家当农民锄地的往事
  • 2评论家郭喜林讲故事(15)
  • 3“狗比人值钱”的谬论,为啥会引发社会关注
  • 4河南生产自救和疫情防控同样重要
  • 5感悟母爱
  • 6打败自己的是自己
  • 7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加大问责力
  • 8必须打掉非法排污的权力保护伞
  • 9从江西地产富豪章新明被捅丧命说起
  • 10吉林高三学生含泪离校令人感慨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