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

那些跟着古人随葬的瓷器,都有什么特点?(五)

2024-01-19 |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小字号

05

融合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明器制度与汉代相比又有了明显的变化:铜器罕见,漆器显著减少,汉代供储藏所用的大型陶器到这一时期也很少见到,而瓷制明器的数量大增,这在南方的长江流域更是如此。

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是形制较小的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它们的形制往往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特征明显,有的仅见于南方而不见于北方。

汉代以来流行的庖厨明器和家畜家禽模型明器虽然在东汉继续被沿用,但已趋于衰落,并且这些明器往往形体不大,制作也比较粗劣简陋。而以牛车为中心,包括男女侍俑、武士俑、镇墓兽在内的俑群自西晋中晚期起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随葬器物。

在随葬陶器中,还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形多子槁、翻口罐等器物。长江流域的东吴和西晋墓中,还常用一种奇特的谷仓罐随葬,但流行不久就绝迹了。

古瓷鉴定专家鄢宏如 选自网络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受聘担任四川宏如古瓷博物
  • 中国古陶瓷资深鉴定专家鄢宏如介绍
  • 清代乾隆官窑麒麟送宝天球瓶介绍
  • 2008年英国回流清代乾隆官窑麒麟送宝天球瓶
  • 华纳国际董事长许兴刚莅临新津参观宏如古瓷博
  • 古瓷鉴定专家鄢宏如做客,湖南国际频道《东方
热门排行
  • 1清涧寨沟遗址等入选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
  • 2奇轮文化:传承与创新,瓷器中的中华魂
  • 3那些跟着古人随葬的瓷器,都有什么特点?(
  • 4“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即将在欧美三国
  • 5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精品展
  • 6中国古陶瓷资深鉴定专家鄢宏如介绍
  • 7一睹传颂千年的“秘色瓷”风韵
  • 8“五光十色”,看故宫藏颜色釉瓷器之美(二)
  • 9山西考古博物馆:聆听出土文物里龙的故事
  • 10千城百县看中国·传承|绞胎瓷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