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陶瓷器发展史可知,陶器与瓷器主要的区别在于烧制原料不同——黏土烧成陶器;瓷器则以高岭土烧制而成。但史前陶器中有一种特殊的器类,洁白光润,叩之清越,是为白陶。经科技检测分析确认,这些白陶的原料为高岭土,由于当时烧制技术有限,温度不够,最终烧成白陶,而非瓷器。白陶主要存在于我国史前至夏商时期,大概分布在以沅水、洞庭湖为中心的华南,以及晚于其后的海岱文明地区。
史前陶器就颜色而言,有灰陶、红陶、黑陶、白陶之分。白陶与其他颜色的陶器在器物类型上并无不同,均包括鼎、豆、壶、罐、杯、鬶、盉、尊等。其中,鬶是白陶最常见也最典型的一种器型。如大汶口文化时期白陶空足鬶,就是一件造型优美的白陶器。这件白陶鬶为泥质白陶,流口上翘作鸟喙形,口沿外折,扁圆腹,颈偏于腹上部前侧。腹壁中央有折棱一周,颈偏上跨纽绳式鋬,圆锥形袋足,分档鼎立,烧造精致。出土于山东临沂大范庄遗址的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白陶袋足鬶,则属于夹砂白陶,其流口细长,侈口,粗长颈,圆腹,三个袋状锥足鼎立,腹足之间饰有一周附加堆纹,有纽绳式鋬。白陶鬶的存续时间较长,就海岱文明来看,自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中期都发现较多,到龙山文化晚期,白陶鬶数量减少。除了白陶鬶之外,白陶豆和白陶壶也不乏精品。它们皆素面烧成,打磨光滑,呈现洁白细腻、精致光润的器感,器壁坚硬,叩击有清脆的声音,一改陶器给人灰扑扑的印象,有种别样的艺术美。
从功能和用途来看,白陶有着与其他陶器同样的实用价值。除了多数实用器,还有体量较小的器物,例如一些高足杯,器高在16厘米至19厘米之间,杯高仅三四厘米,基本没有实用价值,应该仅仅是作为明器随葬。根据白陶出土遗址可以看出,不同规格和等级的墓葬之间,白陶的随葬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等级越高,出土的白陶越多。
虽然白陶的器型与一般陶器区别不大,但其呈现形态更加光亮精美,究其原因,还在于使用材料的不同。白陶器以高岭土烧成,民间一般称为坩子土,也叫瓷土,以这种原料制作烧成的陶器,颜色多呈白色。陶器一般是将生坯置于窑内,以千度左右高温烧成。窑内温度下降过程中,胎土中含有的铁成分经过氧化,会烧成红陶;将窑加以密封阻止氧气外泄,铁成分被还原,则烧成灰陶;如果用一定的方式向窑内渗碳,就会烧成黑陶。而白陶所用的高岭土一般富含氧化铝,同时含铁量较少,铁的成分越少,器物就越纯净洁白。
由于原料纯度的不同和烧制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白陶烧成之后,有的颜色会偏于粉红、绛红或橙黄。如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宁阳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白陶罐,敛口,口以下至肩部器壁刮削成宽凹带,肩部两侧安竖鼻一对,深圆腹,假圈足,平底。通体磨制光润,略呈粉红色。又如同时出土的白陶空足鬶,夹砂白陶,流口上翘作鸟喙形,口上昂,口沿外折,流口略短,颈偏于腹上部前侧,扁圆腹,腹壁中央有折棱一周,颈腹上跨纽绳式鋬,圆锥形袋足,分裆鼎立。腹部有附加堆纹一周,把手上有划纹一道,颜色呈绛红色。还有一件龙山文化白陶袋足鬶,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为夹细砂白陶,侈口,圆唇,长流,短颈,椭圆形长腹,袋足,颈腹之间连接扭绳式鋬。腹部饰两周凸弦纹,颈腹部均匀间隔乳丁纹,通体橙黄色。不同颜色的白陶,质地也有所不同。纯白和带点粉红色的,质地大都比较细腻、坚硬,绛红和橙黄色器则显得比较松软、粗糙。
通观陶器发展史,无论器型还是功用,白陶与其他颜色陶器并无太大区别,发现白陶的特殊价值,更多在于其使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进行烧造。考古学家安金槐认为“黄河中下游的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和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一些胎质白而坚硬的白陶……可能就是最早出现的原始素烧瓷器”,业界也多持此观点。
笔者认为,瓷器成器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于高岭土这种原料,还包括温度和是否用釉。史前白陶的出现,证明先民在约5000年前就发现和使用高岭土作为原料制器,虽然由于烧制技术尚未完善,距离瓷甚至原始瓷的产生还非常遥远,但毕竟在从陶到瓷的发展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高岭土的不断扩大使用和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最终为原始瓷以及此后真正意义上瓷器的创烧做出了重要铺垫。
(作者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员,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4年3月19日8版)
古瓷鉴定专家鄢宏如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