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浪微博上一张照片被转疯了:一个拿着铁勺打算舀粥喝的小女孩,对着镜头笑得灿烂——而这个女孩是伴着爷爷住在厕所里的。
疯传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女孩的笑容确实天真烂漫,惹人怜爱;二是爷孙俩竟然住在厕所里。由此产生的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声讨、对当地政府的忿瞒,都
之所以用“众口铄金”这个词,是因为感觉这个小女孩的笑容未必那么简单。住在厕所的日子、远离父母的岁月,要想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保持那种幸福感,我以为这是不合常理的。或者说,就算她在那一霎那间笑容浮现,这也是一种假象——我们应该这么断定,来自心灵深处的微笑才是真的微笑,其他的,未免不是苦笑、傻笑、讪笑的翻版或掩饰。何况,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不能忘了那个叫“@阿蕾蕾蕾蕾蕾”的策划和牵引。
大众的舆论导向,会导出一个什么结果?暂时还不得而知。不过,尽管当地政府只派了一个民政干部去问询了“是否没有回家的路费?”,但热心的人们却是不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关切的。这个关切,伴着全国的舆情,将足以让苏州市政府做出选择:或者熟视无睹,任其自生自灭,毕竟苏州市政府的责任是确保苏州人民吃好穿好住好;或者是“人民不分彼此,人道没有内外”,从而解决爷孙俩的廉租房或者赠送一套住房。而以上两种选择,都将是艰难无比的,特别是第二种。
如果有这个先例,或者哪怕仅仅是整个社会发出对他们的扶持,那么后果将会十分可怕。这个可怕既有农民蜂拥入城而带给城市的压力,又有农田荒芜而造成的农业残局;既有人道人性之下的政府艰难抉择,又有资源匮乏里的无可奈何。这里且不说公租房,就算是厕所被塞满了,那对城市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如果这个家住徐州的老伯没有责任田,或者只有爷孙俩相依为命,一切另当别论。现在的问题是,老人家什么都有,房子、儿子、土地,在自己的家乡,他不仅可以实现不低于现工资月入1500元的收入(收支平衡之下),而且还可以风雨安寝,更重要的是,他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孙女在家里尽情地享受童趣。在这里我想这么表达:当人在有足够多的选择的情况下却选择伤害孩子们的幸福时,一切都不值得同情。
农民工进城,挑起了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大梁,一切无可非议。但对农民工进城也必须做出宏观的调控。比如,这个大伯58岁了,能为工业化贡献什么?比如,那个小女孩的入学问题,一方面农村的学校空空荡荡,一方面城市的学校拥挤不堪,这种资源浪费和因此带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不能低估。还有就是,工业、农业、商业等各类产业到底应该有怎样的发展规模,其从业劳力怎样分配才算合理?这些都必须有顶层设计。(夏雨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