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些日子,在论坛上看到了不少网友对中国南海问题的一些个人表述。坦诚地说,这其中有一些观点和感受是不是纯技术性的个人谈论,我个人多少还是持有一定保留态度的。不管怎样说,很多论述中,所包含的不少“爱国”成分,使得我都不知道该用一个怎样的词描述。思考良久,想过来想过去的,觉得暂时还是用“纠结”这个比较时髦的词来表述,还是基本妥当的。
中国南海所存在的那些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将这样的一个有着一定历史成因的问题,放在今天中国这个现实基础上来谈的时候,至少在像我等百姓这边,依然还是疑问较多,使得有着大量不解的时候,很难有那些慷慨网友的那番爱国情结所凸显出来的奔放激情。这样说,绝对不是一定要说清楚什么谁对谁错的那个必要,而是各自表述时,是否可还需要一个基本分寸的问题。那么,这个“分寸”在我这里到底是什么,本人觉得在这三个大的方面,实在是有那么一些疑问,需要大伙儿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能够给予多层面的一些所必要的基本解答。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战略点。
“‘机遇’与‘挑战’”这样的话,说得有点长了,在冷静中仔细琢磨这一说法的时候,至少在我个人这里所理解的,那就是所言及的这个“‘机遇’与‘挑战’”,必然有一个中国所必须要设定的一个可以在某个所预订的时间范围内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当然了,说到面子上,那就是中国人民追求发展的问题,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总不能说是可以含糊的吧?“机遇”就是给这个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而“挑战”,我想应该是属于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各种冲突及各种危险。至于“机遇”的这个时间有多长,以及所必须面临的“挑战”有多强烈,这确实值得大伙儿要好好都想一想。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基本轮廓下,就有了以下一些疑问:
中国的发展所必须的内在基础还稳定吗?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国内不安定因素有哪些?这些不安定的因素能随着必然的发展而必然消除吗?可持续性发展所面临的具体战略性问题是什么?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转型所包含的历史成因是什么?面对这种历史成因国家在政治层面所能做出的决断勇气有多大、条件是否成熟?战略转型所必须预先做好的基础性准备基本做好了吗?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