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统计显示,2010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1260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23354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7907亿美元。笔者认为,新的统计方式虽然日趋合理准确,但外商在华资产仍可能被低估,与此同时中国所谓外汇过多的说法也应该可以得到部分澄清。
外商在华资产曾被低估
本次统计的变化在于,外汇局将外商投资企业归属外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进行计算纳入,并对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进行了市场重估值。实际上,对于FDI的统计,国际通行的方式早就是按照市场价值法,由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未上市,没有据以计算的市场价值标准,所以一直采用历史成本法,这就忽略了外商在华资产的巨大增值部分,从而低估了中国的海外负债,进而高估了中国的对外净资产。
另外,从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细分内容来看,向上修正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境内外母子公司间的相互贷款。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么强,境外美元的贷款利率又这么低,有国际业务往来的公司,都倾向于增加弱势货币作为负债。套汇、套利的双重动力,导致中国企业对来自境外的负债大增,这也是中国对外负债增加的一大原因。
中国资产收益不好
自2005年外汇局首次发布国际投资头寸表资金,中国海外资产以低收益外汇储备资产为主的格局,以及对外负债以高成本FDI为主的格局,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在资产中,储备资产占了71%,在负债中,外国直接投资占了63%,恰成对照。储备资产的收益大约在3%至5%,而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收益即使保守估计也在20%。如此算来,2.9万亿美元的储备资产年收益约870亿美元,1.47万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收益为2940亿美元,差距很大。这导致我国虽然是对外净债权国,但海外资产净收益规模却持续低迷。
按照理想情况,净国际投资头寸持续为负的国家,经常项目中的“收益”为负,反之为正。但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美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从1986年开始就转为负值,但其经常项目中的“收益”却始终为正,且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反,中国的净国际投资头寸虽然多年一直为正,但经常项目中的“收益”却并不乐观,“收益”规模远远小于美国。
以上情况往往为人诟病,其实毫无道理。首先,一个国家在资本流入或流出上的损益并不能完全通过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出来,如果只按国际投资头寸表来计算,那所有的国家都应该争当资本输出国,而拒绝引入外资,而实际的情况正好相反,因为引入外资会得到很多在国际投资头寸表难以显示的收益,这才是真实情况。
另外,我国的对外资产以外汇储备为主,流动性和可控性较强;负债以来华直接投资为主,稳定性较强。这种结构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具有积极作用,这些也应该考虑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