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2日、23日,泸州及长江沿岸连续发生特大暴雨、特大洪水的灾害。而有国窖之称的泸州老窖窖池,就处在该次洪峰侵袭的范围内。
8月3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指出,位于长江大桥下面的国窖1573广场被洪水袭击,23日凌晨,“国窖1573广场”水深过膝;8月7日人民网记者联系上泸州老窖公关人员,对方坚持酒窖并未进水,并表示7月23日泸州老窖在官方网站上已公告,公司并无另外说法。对于国窖酒的重要原料有机红高粱的受灾情况,及造成的影响,公关人员表示需要请公司发言人回答。截至发稿,记者未得到发言人回复。
针对突发的“泸州老窖灾情”也有评论指出,尽管泸州老窖的官网上的图片可以清楚的显示出公司窖池并没有遭到水害,但暴雨已经过去10多天,仍然有媒体不断就此事发表文章,提出质疑。这种“越澄清,越质疑”的信息披露效果的确值得反思。
汇总各类信息后,我发现,“泸州老窖灾情”并非善意谎言。往大里说,它就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往小里说,更是当地酒类监管部门有意护短;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来说,“泸州老窖灾情”体现着各种势力的官本位角逐和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与公平竞争环境的恶意亵渎。
不管怎么讲,我国食品企业的信任危机都来源于做大后的自欺欺人行为。我很不理解的是,当一个企业做大后不是研究如何去搞好产品质量,赚取合理利润,而是变着法去制造“新概念、新产品”骗人、害人。
所以,我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追究“泸州老窖灾情”的骗人、害人行为!让食品安全问题走到民族存亡的台面上来,把一个或者几个“大型企业”搞垮台,还有啥可怕的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