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故事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中国收藏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中国歌曲
词曲家姜延辉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名人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肖炎方
名人汇
黄晨灏文集
文旅
现代作家
旅游
社科
法制
华商走世界
经济
科技
企业
医疗保健
新渔故事
首页
>
黄晨灏文集
>
“耕地撂荒税”应该免行
2010-10-18 | 来源:
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据
10月13日的东方早报报道,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开征“耕地撂荒税”,以为此种“税收”即可督促那些被“不误正业”的农民所撂的土地得以耕种,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看起来很是冠冕堂皇,对这位周教授的敬业也很是敬佩。因为毕竟是那周教授在研究室里关起门来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了一番的。我才疏学浅,不懂推理,所以也就谈不上研究了,但我却因为我的卑微而“窝在农村里”多年,稍知一点农民的辛苦和耕地被撂的缘由,所以发一下自己浅见的议论。
耕地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当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时,谈何脱贫致富?谈何奔小康?九十年代末,围绕土地名目繁多的、曾经困扰着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三提五统之类的各种税费,成为一代农民的记忆。进入新纪元之后,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倾斜,深入民心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靠天吃饭,干旱少雨的中西部地区,尽管调整了产业结构的种植,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种地远不能让农民发家致富。
在此,拿地膜玉米为例,做一个粗略地计算,仅供参考,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以旱地为主,一亩旱地的地膜玉米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最高达到
900斤(以最好的梯田坝地来算,要是山地就连一半都不到)的好收成,要是遇上干旱少雨的不好年景,就会收个不算人工在内的地膜、化肥之类的成本而已。而一家人最好的梯田坝地最多也不超过5亩,就按5亩和好年景来计算,一年辛苦下来就能收入4500斤玉米,按照现行的玉米市场价,折合人民币的收入大概是4500元,如果扣除地膜、化肥等成本就没有这个数字了,而且这些农活还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可是据我所知,目前外出务工人员的月工资最低在1500元以上,所以,两个人种地一年的收入,一个人只用三个月就可得到。
从耕地收入和打工收入的比较来看,谁都知道种地不如打工,那么,撂荒之后外出打工是农民致富奔小康,思维超前的一种表现。在此,对周天勇教授所提出“开征耕地撂荒税”表达一些自己的质疑。
首先,据东方早报报道,周天勇教授早在今年
8月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窝在农村里的人太多了,转移出目前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进而使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特别是向服务业转移,才能解决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我认为这句话没有立足点,因为据我所知的农村,基本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所谓的剩余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了,甚至有的家庭还是透支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留在家里基本都是一个劳力,一边干家务,一边还要照顾上面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这就形成目前引起社会关注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留守儿童”,我不知道周教授所说的“窝在农村里的人太多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据时从何而来?
其次,据东方早报报道,“他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开征‘耕地撂荒税’
”——在劳动力转移外出时,使农民能将耕地转移给种粮大户耕种,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向城市的农民,也能获得比务农高的务工收入”。从这个理论看起来,周教授提出的征收“耕地撂荒税”貌似为农民的高收入着想,可是,我前面以玉米为例,已经将耕地的收入做了粗略的计算,而且,在中西部干旱地区根本就没有周教授所说的种粮大户,也就谈不上农业的规模种植,即使有,也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收入是有限的,所以,即使将土地白送给他去耕种,他也不会去种,何况还要征税?
周教授征收“耕地撂荒税”的目的是什么? 不得而知,但以我的简单思考,不是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是有一种强迫这些转移到城市或者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家种地的嫌疑,一旦按照周教授的建议,开征“耕地撂荒税”,无形中会加重农民的负担,打击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外出的务工人员必须耕种得不偿失的土地,不种,就要交“耕地撂荒税”我不知道这到底是鼓励他们向城镇转移还是返回农村?
不过, 尽管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时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作为“民以食为天”的人类,对“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可是像周教授所建议的征收“耕地撂荒税”还是避免实行为好,同时,建议有关学着教授将“闭门研究”改为“调查研究”为好,这样,至少不会出现让农民“心惊肉跳”的担心。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钱塘汐(175)
钱塘汐(174)
钱塘汐(170)
钱塘汐(169)
钱塘汐(168)
钱塘汐(167)
钱塘汐(162)
钱塘汐(159)
钱塘汐(69)
钱塘汐(120)
热门排行
1
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四川
2
人民微博大V黄晨灏,中国行:走进中国(宋
3
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回答黄晨灏
4
人民网强国论坛著名网友鄂云龙回答:黄晨灏
5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于立新回答:黄晨
6
黄晨灏:从“抵制日货”出发兼谈南海所属问
7
梅州市法制局局长胡振兰回答黄晨灏
8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国家版
9
捍卫尊严 从自我做起
10
纪宝成:我不认为中国青年学生创造力比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