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剥夺‘初老族’通过工作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老年群体的再就业话题,再度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揭晓的“感动中国”2022年年度人物,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在网课直播间走红的老师、教授和院士。透过这面带有风向标意义的镜子,似乎也能窥见一个信号:这不只是道德层面的嘉许。
“人口红利”不唯年轻人。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对于这一客观现实,有什么样的“老龄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资源观”:用积极的视角来看,老年人的“长寿红利”,完全可以发展成一种新的“人口红利”,特别是“银发知播”这类高知群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老”字,凝缩着不容小觑的时间价值。虽然体力和精力日渐衰退,但他们经过岁月洗练的实践智慧却不曾改变。正如中国老年人才网的负责人王中一所言,“一些老年人才积累了一辈子的工作经验非常宝贵,年轻人即使加班加点,也无法在短期内达到。”在政策层面,早在2021年11月,《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遗憾的是,“年轻崇拜”依然根深蒂固。日前,有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对年龄限制放宽到50岁以上的,依然多数是保安、保洁等岗位,那些高知、有专长的老人若想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往往面临严格的年龄门槛,这一局面亟须改变。从长远来看,随着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老年人的“认知盈余”将会不断增加,营造友好的舆论环境和再就业土壤,这样的准备宜早不宜迟。
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老年阶段的时间价值也需要重塑。从各类报道中不难看到,在含饴弄孙的生活之外,越来越多身体尚可、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还有更高层次的期待——不只是获得一份收入,还有融入社会、获得尊重、摆脱依赖、自我实现……长期深耕老人学的邬沧萍教授就指出,所谓健康老龄化,不是指老了没有生理精神疾病,而是内在功能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让老年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继续保持。
一个“老有所为”的社会需要多方发力。一方面,除了政府立规,减少用人单位的年龄歧视,提高就业机会的公平性,健全其劳动权益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还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负荷,合理设置劳动时间。此外,对高知老人来说,灵活和弹性的工作节奏或许更为适合,而这类对口岗位尚不多见、有待继续挖掘,而“银发知播”的出圈,就不失为有益的借鉴。
时光不老,夕阳正红。我们期待更多的“银发力量”继续在人生下半场发光发热。
成都三生万寿养老院 儒经网网络宣传工作室(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